臺灣人看大陸》商魂千載織絲路 淄博周村古城的文化密碼
10月1日,遊客在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古商城拍照留念。(新華網)
淄博之名,取自淄川與博山兩地,恰似一卷山水長卷徐徐展開。城中的梧桐樹如衛兵般筆直列隊,枝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彷彿在低語齊國八百年的興衰往事。這裡曾是蹴鞠躍動的故土,亦是《考工記》中匠人精神的濫觴。如今的淄博,工業煙囪與陶瓷窯火依舊在暮色中勾勒天際線,但那抹古意卻悄然棲身於街巷深處,如老茶般愈陳愈醇。
●淄博城市印象之美
還記得前些年,淄博政府憑藉着「燒烤」打造地方特色IP,以燒烤話題推廣淄博文旅,成功走紅全中國,讓淄博成爲名副其實的網紅城市。這座因「燒烤」而聲名鵲起的城市,總讓人誤以爲它的底色僅是煙火與喧囂。然而,當腳步輕叩周村古商城的青石板,當指尖撫過《瑞蚨祥絲綢館》的織錦,淺嘗舌尖觸到周村燒餅的酥脆時,方知淄博的魂魄,早已深藏於千年商埠的風骨之中。
●周村古城:時光凝固的商埠密碼
周村古商城是位於淄博的周村區,作爲中國大陸國家級歷史文化古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整個景區逛起來並不是非常大,總佔地面積約爲60.5公頃,整個街區是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等古街組成,不是商鋪就是展館,這不禁讓我覺得古商城彷彿就是淄博版的「前門大街」吧!
周村古商城素有「旱碼頭」、「金周村」、「絲綢之鄉」、「天下第一村」的美譽。據考古證實發現,周村古商城這裡曾是北方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我們知道絲綢之路應是一條商貿往來的商業要道,當時的周村古商城曾是手工業、絲綢業發達的商鎮,更是古代封建社會後期民間經濟崛起的特殊現象。
觀周村古商城的牌坊之上,可見「大街」二字漆色斑駁,卻自有一股端肅之氣。踏入街口,恍若推開一扇時空之門——青磚灰瓦的店鋪鱗次櫛比,飛檐下的銅鈴在風中叮咚,絲市街上彷彿仍能聽見駝隊鈴鐺的餘響。
走在周村古商城裡,感受青磚灰瓦的老房子與石板鋪就的古樸街面,每一處建築空間都體現了作爲明清古建築羣的獨有特色,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洗禮,至今仍保留完好的街區樣貌,店鋪林立的建築特色,在在都凸顯了周村古商城這兒曾爲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商業重鎮。中國古建築專家讚譽周村古商城是「中國活着的古商業街市建築博物館羣」。
整個景區遊覽都是免費的,僅有少數部分展館參觀需要額外收費。我走在青石板路上,商城中的巷弄彷彿如一卷泛黃的帳簿,彷彿每一塊凹凸的青石板上紋路都記着商賈往來的密語。位於周村古商城的中央街區,可見「旱碼頭」三個大字的匾額,據當地大叔告訴我典故,是因「此處不臨江河,卻能以商聚財,故稱「旱碼頭」。轉角處的「今日無稅碑」更藏着一段佳話:清初李化熙自掏腰包代商納稅,引得四方客商雲集。讓我不禁覺得原來現在人流行的「免稅區」智慧,竟早在三百年前便已萌芽了。
誠如「票號展覽館」,昏暗的廳堂中,木質櫃檯後的算盤珠已積滿塵埃,牆上掛着密押詩冊,字句晦澀如天書。這些展館再現了昔日商賈在此以詩爲鑰,將萬貫家財託付於幾句韻文。展館能幫助我們瞭解古代銀行存錢取錢的密碼設置奧妙,以及古代存在地下金庫的秘密。
●周村古商城的非遺文化體驗
說到周村古商城的非遺文化,位於南街東側的周村燒餅博物館,非常值得參觀。來到此處,可見館外大門掛有「中華老字號」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牌,凸顯了周村燒餅不僅是淄博重要的非遺文化,更是淄博庶民小吃中的靈魂代表!周村燒餅博物館的朱漆木門半掩着,麥香混着芝麻的焦香撲面而來。館內展示着「周村燒餅」的地方發展史,從最初的燒餅食品廠,轉型爲公司規模製造,再到後來的非遺文化品牌體驗,在在凸顯了周村燒餅作爲淄博美食文化的重要性。
展館內下一層的玻璃櫥窗後,我們可見周村燒餅的製作流程,老師傅正將麪糰抻成紙片,手腕輕抖間,麪餅如白蝶般翩然落在鏊子上。高溫下的麪皮迅速鼓起蜂窩,芝麻粒劈啪爆裂,須臾便成就了「酥、香、薄、脆」四絕。還可現嘗剛出爐的熱燙燒餅,吃起來還是蠻有特色的。本來一直以爲燒餅應該是很粗獷又大片的餅皮,沒想到周村燒餅還蠻有特色的,整個燒餅呈現圓形黃色的,餅皮上正面鋪滿芝麻,背面充滿酥孔,真的是薄如紙片,特別的酥脆,心想這哪裡是尋常小吃?分明是千年麪食技藝凝練的舍利。
●周村古商城的夜經濟
暮色四合時,古商城的燈次第亮起。青石板路被霓虹染成琉璃色,飛檐下的紅燈籠隨風輕搖,恍若宮崎駿筆下的幻境。夜市裡一攤攤的人間煙火氣,街邊的地道燒烤,小餅卷着嫩蔥與肉串的焦香,混着糖炒栗子的甜膩,在街巷間織就一張無形的網,鐵板上的魷魚捲起裙邊,糖畫藝人以銅勺爲筆,糖漿爲墨,在石板上繪出騰龍綵鳳,我想周村古商城的夜經濟在眼前呈現的應是一幅令人回味無窮的齊風魯韻吧!
淄博政府發揮先進典型的夜經濟示範,通過政策帶動與輻射作用,推出星光遊園會,融合了絢麗多彩的燈光藝術,讓消費者在夜遊中接受文化的薰陶。周村的夜經濟「吃喝買」、「夜宵一條街」有看頭。每當夜幕降臨時,周村的夜市小吃便開始營業,人潮絡繹不絕。隨着「夜色周村」品牌的樹立,在周邊城市及適合線路上推廣「夜遊古城」的時機業已成熟,依託周村數百年傳統文化、非遺文化,淄博政府率先引領淄博本地商家傾力共創一場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絢麗燈會,將周村大街600年的歷史文化,及葫蘆烙畫、琺琅藝術、刻瓷藝術、錦灰堆、周村芯子燈非遺文化一一展現,還通過萬燈夜遊、創意激光隧道等形式,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內涵,讓淄博越夜越美麗。(謝雅卉/高雄)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