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文革摧毀所有古蹟?——部分臺灣人的誤會

圖爲北京故宮博物院,舊稱紫禁城。(中新社)

多次見過臉書網友,甚至Dcard上的高學歷者,都認爲「文革摧毀了中國所有古蹟」,因而沒有必要走訪。事實真是如此嗎?

「文革」是罪惡之極,是必須極力批判的歷史事件。但絕不能以此否定中國現存古蹟價值,與近代學者的努力。

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歷史悠久,古蹟的基數過於龐大,想要全部摧毀,恐怕難如登天。

紅衛兵破壞古蹟的惡行,並未持續整個文革十年(1966~1976),而是集中於1966年到隔年中共中央印發〈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保護文物圖書的幾點意見〉,提出「全國各地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必須堅決保護,並且應當保持原狀,不要進行大拆大改」、「各地重要的有典型性的古建築、古窟寺、石刻及雕塑壁畫等都應當加以保護,不宜開放的,可以暫行封閉」等多項指示,制止了瘋狂的破壞。

另外,早期紅衛兵活躍於大城市,而許多古建築位於偏遠村落,難以抵達,且多非帝王或宗教象徵,並不屬於「四舊」。

同樣重要的,是個別人士的努力。比如,周恩來以總理之高位,保住紫禁城與莫高窟;良卿法師爲了守護法門寺地宮,自焚而亡。

大陸古蹟經過悲慘的浩劫,質、量依然遠勝臺灣,年代更久遠,風格更多樣,規格更高級。我們的古蹟只能追溯到清代,且以閩南樣式爲主,也較少王侯第宅——古代禮制分明,不得采用越級的佈局、屋檐、紋飾。因此,臺灣人還是該去大陸,感受祖先的智慧。近年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冊愈來愈長,我們出遊前,可直接查詢百度或維基,別再把新建的古城景區當作「古建築」。

有些臺灣人覺得,那些古韻悠悠的景點是「老人行程」。反觀我認識不少大陸朋友,熱衷走訪古蹟,由衷地崇拜、景仰古人,大膽批判過去的「反古」。這是他們深刻的反省,在文革的陰霾後。(劉律辰/臺大中文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