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新規後首單!海光信息擬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半導體行業又一重磅重組案例出爐。
5月25日晚間,滬市主板上市公司中科曙光(603019.SH)與科創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688041.SH)雙雙發佈公告,兩家公司擬進行戰略重組。
根據公告,二者正在籌劃由海光信息通過向中科曙光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併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兩家公司A股股票將於5月26日起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該交易將成爲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正式修訂發佈後首單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交易。
市場人士普遍認爲,若相關工作順利推進,將實現產業鏈相互補充,進一步促進信息產業龍頭企業發展,對信息產業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技術協同效應明顯
中科曙光作爲國內信息產業的頭部企業,在高端計算、存儲、雲計算等領域具有深厚積累;海光信息則專注於國產架構CPU、DCU等核心芯片設計。
同爲半導體行業頭部企業,兩家公司的重組符合產業整合的方向。據悉,中科曙光與海光信息進行整合,將優化從芯片到軟件、系統的產業佈局,匯聚信息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全面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實現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
中科曙光系統集成能力將增強海光信息高端芯片與計算系統間的技術和應用協同,進一步推動國產芯片在政務、金融、通信、能源等關鍵行業的規模化應用,推動我國信息產業健康發展。
此外,記者獲悉,雙方將在研發、供應鏈、市場銷售資源等方面疊加發力,聚集核心優勢力量共同投入到高端芯片及解決方案研發,以更有競爭力的一體化技術方案提升產品與服務,對塑造主流通用的生態體系產生較爲深遠的影響。
分析人士認爲,中科曙光與海光信息的合併,不僅是兩家企業資源的疊加整合,也是我國算力產業“補短板、鍛長板”的有益嘗試。通過技術互補、產業鏈協同、市場資源複用,形成規模效應,有望推動公司快速邁向更高的發展臺階。
政策包容性持續增強
吸收合併是本輪併購重組政策重點鼓勵的方向之一。新“國九條”首先指出,完善吸收合併等政策規定,鼓勵引導頭部公司立足主業加大對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後“科創板八條”明確,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聚焦做優做強主業開展吸收合併;“併購六條”進一步細化提出,鼓勵引導頭部上市公司立足主業,加大對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整合。完善股份鎖定期等政策規定,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間的同行業、上下游吸收合併,以及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
5月16日,修訂後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發佈,明確了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的鎖定期要求,並正式建立簡易審覈程序,將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作爲適用情形之一,進一步釋放吸收合併交易潛力。
在政策暖風下,越來越多的科創板公司開始創新探索用足用好併購重組政策,實現外延式高質量發展。一大批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具有產業整合邏輯的上市公司之間併購重組案例已在科創板漸次落地。
例如,科創板首單“A收H”重大資產重組——亞信安全收購亞信科技。2024年11月,科創板上市公司亞信安全收購港股上市公司亞信科技實施完畢,成爲2024年以來境內網絡安全行業交易規模位居前列的收購項目,同時也是收購大股東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上市公司的代表性交易。
科創板首單“A吃H”私有化港股上市公司——美埃科技收購捷芯隆。2024年10月,科創板上市公司美埃科技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通過自有資金加併購貸款方式,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捷芯隆並將其私有化退市。
據統計,“科創板八條”發佈後,科創板已新發布併購交易102單,已披露的交易金額合計超過260億元。今年以來,科創板新增披露40單併購交易,其中14單爲發行股份或可轉債購買資產,5單爲現金重大重組。拉長時間維度看,“科創板八條”發佈後推出的現金重大收購及發股類交易,已遠遠超過2019至2023年5年單數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