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此時合併?投資人權益如何保護?中科曙光與海光信息吸收合併交易細節受關注|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5月26日訊(記者 付靜)海光信息(688041.SH)與中科曙光(603019.SH)昨日晚間雙雙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在今日下午舉行的中科曙光2025年一季度業績會上,爲何選擇此時合併、可換多少股、現有投資人權益如何保護、合併後哪方人員擔任董事長、公司戰略方向如何等細節問題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中科曙光總裁歷軍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中科曙光在高端計算、存儲、雲計算等領域具有深厚積累,海光信息專注於國產架構CPU、DCU等核心芯片設計。吸收合併有利於實現國內AI產業優勢企業資源的深度融合,能夠聚集產業中核心優勢力量共同投入到AI全棧解決方案研發,化零爲整地拓展AI全棧能力,這也將是我國AI算力產業“補短板、鍛長板”的有益嘗試。
5月25日晚間的公告顯示,雙方正在籌劃由海光信息通過向中科曙光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併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財聯社記者瞭解到,這是在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正式修訂發佈後,首單上市公司之間的吸收合併交易。
歷軍表示,當前我國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信息產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複雜局面,考慮到目前資本市場相關政策和發展需要,雙方通過換股實現整體吸收合併。此次重組,是雙方順應全球產業趨勢,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雙方協同發展、降本增效,鞏固和擴大兩家公司在國產算力產業的積澱。
從業績會上投資者的反應來看,市場目前較爲關心爲何此時合併、可換多少股等諸多交易細節問題。一位投資者提問,“海光和中科曙光董事長離職,此時出現合併的消息,請問哪方的人員擔任(未來的董事長)?”針對諸多交易細節的提問,公司方面僅表示“本次重組尚在籌劃中,請持續關注相關進展公告。”
今年1月24日,中科曙光披露,董事長李國傑因個人年齡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等一切職務;4月30日,海光信息亦披露,董事長孟憲棠因個人年齡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等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此後,雙方均未披露有關新董事長上任的消息。
另有投資者問及此次合併重組將如何保護現有投資人權益,公司方面表示,如推進順利將大大降低目前雙方資源重複配置、跨主體關聯交易等企業管理成本,實現降本增效,增厚股東回報。
據悉,中科曙光實控人爲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與海光信息同屬中科院計算所“曙光系”,海光信息爲中科曙光參股公司。天眼查顯示,目前中科曙光對海光信息持股比例爲27.96%。
財聯社記者獲悉,吸收合併完成後,雙方將優化從芯片到軟件、系統的產業佈局,共同投入高端芯片及解決方案研發,在研發、供應鏈、市場銷售資源等方面疊加發力,進一步推動國產芯片在政務、金融、通信、能源等關鍵行業的規模化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DeepSeek的持續火爆推動了國產算力需求增長。財聯社記者近日從調研機構IDC方面瞭解到,受益於DeepSeek的出現,算力需求結構出現變化,預計今年上半年國產算力佔比超過四成,並將在未來很短時間內超過50%,成爲主流。
不過公司董秘翁啓南也在業績會上提到,美國的制裁確實爲經營帶來一定外部挑戰,公司會積極採取各項措施,在國產化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豐富產品類型,加大高附加值的服務收入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兩家公司A股股票於今日起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受上述交易消息影響,今日中科院系股票全線走強,中國科傳(601858.SH)、中科信息(300678.SZ)漲停。
(財聯社記者 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