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社宅開放外縣市 議員憂排擠

臺中市議員張玉嬿(中)12日表示,臺中市放寬社宅申請門檻,卻無市民補位或加分機制,排擠將更激烈,要求市府提出配套。(陳淑娥攝)

臺中市府自4月1日起放寬外縣市民衆申請社宅門檻,將於年底擇2處共計520戶試辦。多位議員12日質疑,社宅中籤率僅10至20%,近1500名市民2次都沒抽中,其中338位市民連抽3次都未中籤,新制卻無市民補位或加分機制,排擠將更嚴重,要求市府提出配套措施。市府都發局長李正偉指出,將研議是否透過加分等機制解套。

臺中市社會住宅共計30處、總戶數突破1萬戶,目前已完工14處共計3668戶,其中11處已入住2900戶,尚有3處未開放申請,市府開放外縣市民衆申請入住,包括中部通勤圈內的彰、投、苗無自有住宅者及其餘縣市有無自用住宅者都能申請,預計年底在太平育賢及烏日高鐵好宅試辦,兩處共計520戶。

市議員張玉嬿指出,市府社宅平均中籤率1至2成,北屯區北屯段很搶手,中籤率僅4.84%,而梧棲區三民段則有42.86%,相差懸殊。據市府統計資料,有1155位市民連抽2次未中籤,另有338位市民連抽3次未中籤,要求市府正視「一直抽不到」的這一羣。

張玉嬿主張,針對抽不到社宅者,市府應提供補位機制與加分制度,並與年底試辦結果檢討一併納入評估與規畫,另社宅「隨到隨辦」應優先讓市民有補位機制,減少候租時間。

市議員王立任、黃守達則強調,開放申請資格並非問題,重點在於配套是否到位,市府宜從資料掌握、未中籤者補位、轉介安排等方面提出具體機制,確保社宅真正成爲市民「可期待的保障」,而不是「永遠輪不到的排隊」。

李正偉強調,針對多次未抽中社宅的市民,將研議加分機制等可行性;另年底於太平育賢及烏日高鐵好宅試辦後,再跟市民原本中籤率比較,釐清是否會產生排擠效應,若確實產生排擠,會將《臺中市社會住宅出租辦法》再修改回來,或採取市民加分或限縮外縣市申請門檻等方式解套。

李正偉說明,其他五都在社宅上路之初,就開放鄰近縣市申請,包括國家住都中心也是,臺中因初期社宅數量有限未開放,至今纔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