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啓核三公投 核一核二附近居民正反票數出爐

新北市貢寮區的核四廠爭議最多,興建後尚未商轉即封存。(本報資料照片)

全球氣候變遷,2022年歐盟將核能列入永續性綠色能源,核三廠二號機2025年5月除役,臺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由於政府開發新能源成效不彰、頻傳光電弊案素,立法院民衆黨團提重啓核三公投案。823公投結果關乎能源、經濟,甚至還有政治層面,核一、核二及核四廠皆位於新北市內,居民認爲妥善處理核廢料是當務之急,對於重啓核三意見不一。

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後,臺灣完全停止核電機組運轉及發電,僅以火力燃煤發電填補缺口。核能穩定供電、核綠共存已是不爭的事實,立法院今年5月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將核電廠運轉期限延長至60年,但民衆最擔憂的是仍無法有效解決核廢料。

核一位於石門,核二在萬里,核四在貢寮,金山則夾在覈一、核二中間區域。新北市選委會統計,重啓核三公投案新北市投票率不到3成,石門區同意1505票、不同意384票、投票率20.64%,領先3.9倍;萬里區同意2776票、不同意813票、投票率19.53%,領先3.4倍;貢寮區同意870票、不同意697票、投票率15.8%,領先1.2倍,金山區同意2886票、不同意935票、投票率21.44%,領先3倍。

石門區尖鹿里長邱朝欉表示,核一廠爲19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當年核電廠對當地影響最大的便是人口不斷外流,導致石門區人口銳減,現今僅1萬多人而已,使得產業發展不起來;如今核一廠退役,政府卻未再規畫對地方有利的事務。

邱朝欉說,幸運的是,核一廠經過40年運轉,因政府管制嚴謹,從未發生重大核災事件或輕微的輻射外泄,不過核廢料處理最被詬病,始終沒有妥善的處置辦法,也必須落實核廢料的回饋。至於是否支持核三重啓,邱說隨着科技發達,現在覈能變成綠能,同意核三延役。

關於公投投票結果,邱朝欉分析,投票率實在太低,石門地處偏鄉,在地居民老年化嚴重,加上教育程度不高,使他們不重視核電政策。特別是核三距離石門過遠,因此居民普遍有「鞭長莫及」的想法,因沒有直接關係,所以不關心。

萬里區野柳里長黃長生指出,核電唯一的好處就是解決在地居民就業需求,可是居民最擔憂的是輻射外泄及核廢料的處置,特別是核廢料至今仍留存在覈二廠內,最佳的解決方式就是儘速搬遷,以免居民整日恐慌。多數居民不贊成核三延役,更期待覈二除役後,能利用現址發展觀光。

貢寮區的核四廠爭議最多,興建後尚未商轉即封存。對於重啓核三公投,貢寮區龍門裡長吳世揚說,核三供電佔比不高,重啓實在不具太大意義,而且不論是哪裡的人,都不希望核電廠設在離家太近的地點。未來如果科技再進步,核融合階段幾乎沒有核廢料,或許就是轉機,但目前的科技仍是無法達成。

金山區地處核一、核二廠之間,金山慈護宮董事長遊忠義說,過去曾大力支持政府「非核家園」政策,如今綠能、光電都行不通,卻用納稅人的錢補貼臺電,只要做好核安及落實地方回饋,他支持核能發電。

鹽寮反核自救會會長吳文樟說,公投25%門檻過高,即使貢寮鄉親已盡力投不同意,仍無法挽回局面。投下同意的人認爲,核能乾淨又省錢,殊不知核廢料處理成本高,使用核電的費用是非常昂貴,核能既不乾淨又不便宜。期盼政府能放棄核能發電,讓核四廠轉型成光電或風力發電,千萬再不要污染貢寮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