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核三重啟公投 民團籲出門投「不同意票」傳達反核聲量
全國廢核行動平臺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全國公民823務必出門投票,並且投下「不同意」票,清楚傳達反核的聲音。記者葉冠妤/攝影
核三重啓公投週六登場。全國廢核行動平臺今邀集多個公民團體於立院羣賢樓外召開記者會,呼籲全國公民823務必出門投票,並且投下「不同意」票,清楚傳達反核的聲音,讓下一個世擁有更乾淨的空氣、更具韌性與彈性的能源體系、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這次公投倉促成案、文字語意模糊,但投票的迫切性不容忽視,提醒公民務必投票。依據修正後的「公投法」,這次公投已無投票率門檻,只要同意票超過投票權人數的4分之1,且多於不同意票,公投就會通過,她呼籲大家一定要出門投下不同意票,這不會增加擁核方的票數,反而能清楚表達反核聲音。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說,這是一個不符合倫理的公投,拿屏東居民身家性命冒險,也讓人民在爭點未決、資訊混亂、假消息橫流、缺乏充分討論與審議的狀態下被迫用公投做出選擇,投下不同意票,不只是拒絕危險、不經濟、不正義的核三重啓,更是拒絕讓能源討論淪爲政黨政治的算計。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則指出,核三廠至少發生過7次起火、35次輻射污染、45次其他異常狀況,安全紀錄不良,日前多名前核電廠長卻連署宣稱「具備良好安全紀錄」,明明過去劣跡斑斑,公開網站都找得到,卻文過飾非、不誠實面對,讓人更難相信安全。
蔡雅瀅表示,核三廠已因設備老化產生許多問題,重啓超齡電廠風險更高,核三廠長期焚燒低階核廢且核廢管理多次輻射污染,健康風險高;高階核廢長期存放在活動斷層通過的廠區,事故風險高。其他能源不當發展衍生的問題,應該是檢討產業政策、推動深度節能,而非被迫選擇斷層帶上且狀況不斷的老舊核三廠。
野薑花公民協會常務理事陳雪梨表示,4月份美國的國安智庫蘭德公司出版一份報告「建立臺灣的韌性:臺灣面對戰爭時的公民韌性」,裡面提到「核能是戰爭時的高風險的選項」,也指出核電廠在戰爭時的輻射外泄風險很高。希望擁核人士不要再說爲了國安要重啓核電,這樣的主張只會替臺灣製造一個可能帶來毀滅性災難的攻擊點。
臺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表示,核三二號機除役後,備轉容量還是穩定超過10%,政府也預估到2027年光節電就能省下206億度電,比核三全年的發電量還要多,根本不需要靠重啓核三來撐電力。有人說歐盟把核電當綠能,但歐盟有條件2050年前要有高階核廢處置場,臺灣連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都沒有,根本不符歐盟標準。烏俄戰爭經驗也告訴大家,戰爭期間反而是分散式再生能源和儲能及韌性電網才能穩定供電。臺灣地小人稠、處境特殊,不能賭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