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壇社》拒絕賴清德過境 川普重建美中關係的第一步?(張文基)

根據《彭博社》與《金融時報》的報導,由於擔憂此舉將影響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談判,及計劃中的川習會,美方在此敏感時刻,明確通知賴清德不得過境紐約。(陳俊吉攝)

最近賴清德不順心的事情接二連三:首先,7月26日他主導的大罷免遭遇到25:0的全面失敗。之後,28日總統府發言人宣佈賴清德近日暫無海外訪問計劃,打破了最近廣爲流傳的他計劃於8月中藉着出訪南美友邦「過境」美國之名推動「臺灣問題國際化」的活動。29日根據《彭博社》與《金融時報》的報導,由於擔憂此舉將影響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談判,及計劃中的川習會,美方在此敏感時刻,明確通知賴清德不得過境紐約。

這些事實和時間順序是否有直接邏輯關係?是否預示川普正在朝着與過去不同的戰略邏輯重新構築美中關係及「一中」內涵?

大罷免是臺獨勢力的關鍵出擊

這次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以25:0的全盤失敗,是絕大多數人意料之外的,這代表了賴清德和他的激進臺獨路線的全面性的大失敗,這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將對臺灣前途,及兩岸關係的穩定有積極的影響!除了兩岸外,最高興的人就是川普,他嘴上不能說什麼,但是心裡偷着樂!因爲這更堅定了他拒絕賴清德過境的請求,避免負面影響了他當前外交的第一要務:建立穩定的中美關係。

臺灣這次「大罷免」被視爲民進黨試圖扭轉「朝小野大」局面的重要政治行動。這是表面的,直接的原因,但是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是賴清德所代表的極獨勢力感到在中國全面復興的勢頭下,時間是對臺獨不利的,因此他們必須加速推進臺獨的時間表,而首先就是要重新掌控立法機構。爲達到這個目的,民進黨透過所謂青鳥運動,假借公民團體自主發起的罷免行動,對在野黨政治人物發起全面罷免。

自2024年3月份開始,圍繞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立法院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花東交通三法》及相關爭議,引發了一系列衝突事件。正反雙方對這兩項法案展開了激烈爭論及議事對決,在5月17日的院會上更發生了肢體衝突。

2024年5月21日,臺灣公民陣線、公投護臺灣聯盟、經濟民主連合等民間團體發起「『民主倒退,公民搶救』521行動」,地點位於立法院青島東路側門。臺灣基進、時代力量、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臺灣綠黨、社會民主黨、臺灣團結聯盟等泛綠政黨聲援、參加。本來要叫做青島行動,但是因爲青島是大陸城市,用它就違背了臺獨切割中國紐帶的訴求,所以改爲青鳥行動。

青鳥行動從一開始就有美國反華勢力的介入,5月20日AIT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Stanton)、AIT前處長楊甦棣(StephenMarkleyYoung)等30位國際學者發表連署聲明,對於在野黨提出國會改革方案,表達嚴正關切與擔憂。

這是赤裸裸的介入臺灣內部的政治,代表了美國過去錯誤的、虛僞的外交政策,但是這個政策已經被川普所拋棄!一個例子:7月17日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出指導意見,敦促美國外交官避免介入外國內政。這反映了川普政府正在拋棄過去幾十年用民主導師的態度,深度介入外國內政,導致美國陷入幾十年不斷的對外戰爭,浪費美國資源,加速了美國的衰退。這是對古典外交規範的迴歸——強調主權、不干涉和戰略剋制,而這也符合中國所強調的國際關係準則,給中美建立新的穩定關係排除了一個障礙!

青鳥活動也迅速得到海外臺獨勢力的支持,2024年6月4日由世界臺灣同鄉會聯合會(WFTA),以及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號召56個臺僑團體發表聯合聲明,譴責藍白所提之立法提案品質粗糙,且許多內容都牴觸憲法,同時批評藍白此舉是在「毀憲亂政」。這次大罷免活動也得到了一些海外民運分子,包括吾爾開希的公開支持。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海內外的臺獨勢力和反極獨力量,支持和平與推動戰爭兩種不同立場的決戰!投票的結果顯示臺灣人民選擇了和平,拋棄了極獨路線!

美國的臺灣戰略是危險及不可持續的

美國的臺灣戰略的核心目的一直是遏制中國,而臺灣是一個很好的牽制中國的棋子。美國的對臺政策根植於戰略模糊性,在支援臺灣自衛與承諾「一箇中國」政策之間取得平衡。美國的底線是在不挑起與中國直接衝突的情況下威懾中國的武力收復臺灣。法律基礎是美中建交三個公報、1979年的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該保證重申美國不會在臺灣和中國之間進行調解,也不會施壓臺灣與大陸進行談判。

問題是隨着中國的全面的迅速崛起,自2009年以來爲了利用臺灣牽制中國,美國的「一箇中國」內涵不斷的被抽空,特別是過去4年發生諸如裴洛西訪問臺灣,美軍頻繁進入臺海附近區域,甚至美國軍方人員直接參與臺灣防務的事件,這些事件直接違反了中美建交三公報,特別是1982年的817公報。在以往中國因實力不濟只好忍氣吞聲,但是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雖然,美國官方,特別是軍方領導階層,一直強調不能、也不願與中國發生衝突,然而,衝突的機率卻越來越大,這絕對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理智的美國領袖必須面對下面的事實:考慮到中國軍事、工業、製造和科技實力的迅速崛起,臺灣的現狀是不可持續的。臺灣距離中國只有100英里左右,但距離美國卻有幾千英里。美國現在的政策是非常危險的,很可能會觸發戰爭,而除非是全面核戰爭,否則美國無法打贏,但是,一旦發生全面核子戰爭,它必將摧毀美國和中國,甚至摧毀整個世界。所以,美國領袖應該做的是在保證美國根本利益的條件下,促進臺灣和中國的和平統一。

美國正面臨着自南北戰爭結束後的最大危機,川普的目的是MAGA,但是他能否中興美國?還是加速美國的沉淪?一個重要因素是他能否如他的所願地給美國國內的改革提供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這很大程度取決於他能否務實的面對中國的崛起?而第一步就是要改變過去幾十年來的對華政策!而臺灣問題就是改善中美關係必須跨越的鴻溝,種種跡象顯示,臺灣很可能成爲中美改善關係交易的一個籌碼,也就是定義美國在亞太的根本利益是什麼?如何得到保障?換取美國積極支持兩岸和平統一。

兩岸和平統一的路線圖

臺灣和中國和平統一的現實路線圖需要平衡主權、安全和身分認同,同時應對深刻的不信任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第一階段:建立信任措施:恢復北京和臺北之間的高級別對話,可能通過半官方管道;軍事降級,包括減少解放軍在臺灣防空識別區附近的活動和減少海軍演習,同時降低美國對臺灣的軍事支持措施;旅遊、農業和綠色技術等非敏感領域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促進相互理解,臺灣放棄將中國視爲敵人的舉措,軟化公衆對大陸的錯誤認知。

第二階段:框架談判:起草適合臺灣民主制度的新「一國兩制」模式——有別於香港失敗的版本;臺灣政治自主、公民自由和財產安全的法律保障;中國爲支持臺灣轉型發展提供經濟激勵措施。

第三階段:公衆參與和公投:在臺灣各地進行公衆諮詢,以評估支持並完善框架;臺灣公投,批准門檻明確,國際觀察員;在貿易和基礎設施等領域逐步整合,同時維護臺灣的平穩治理。

兩岸的和平統一符合兩岸人民及美國的根本利益,是一個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作者爲中美論壇社社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