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川普關稅戰來襲 賴清德想「賣臺援美」?(程志寰)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等新政恐衝擊臺灣晶片產業。(路透)
面對川普來勢洶洶的關稅威逼,2月14日賴清德在公開談話中發佈三項今年將優先推動的應對策略。第一是要編列特別預算將臺灣的防務開支增加到GDP的3%;第二是強化國安法制,擴大安全網;第三是強調與盟友在半導體供應鏈上的整合。
實際上,賴清德提出的三項政策很可能就是幫着美國「整肅臺民,賤賣臺產」的賣臺舉措。以下是筆者對賴清德三項政策的質疑和批判。
第一,民進黨自2016年執政以來年年升高防務開支。今年已通過的防務預算高達6470億,佔GDP的2.45%。若繼續增到3%,將提高到近8千億元。然而,民進黨執政至今近9年,這段期間臺灣物價房價高漲,低薪問題嚴重,社會建設與福利嚴重不足。面對底層百姓的困苦生活,民進黨始終對這些問題視若罔聞,反而對川普的威逼給出即時迅速地迴應。令人懷疑民進黨到底是臺灣人還是美國人選出來的政府。況且,區區3%恐怕很難讓川普息怒,往後川普勢必會繼續要求臺灣提升到5%以上。
第二,2020年民進黨通過《反滲透法》後,數次在選舉期間利用該法作爲整肅政敵、限制人民往來兩岸的政治工具。如今賴清德還要繼續擴大安全網,難道是要進一步限縮臺灣人民羣衆的自由與人權嗎?一旦民進黨得逞,恐怕人民羣衆連上街反美的政治權利都會受到限制。如此一來,民進黨更會讓美國予取予求,我們也更難以捍衛臺灣當年經濟奇蹟的發展成果。
第三,川普口口聲聲批評臺灣搶奪了美國的晶片產業。然而,臺灣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發展半導體產業,臺灣人民靠着刻苦耐勞的精神和不懈的奮鬥纔開創出今天半導體制造業的榮景。這是我們幾代人的勞動果實,不是從其他國家搶來的;也絕不容許美國任意掠奪。而賴清德現在拋出的所謂「與盟友整合半導體產業鏈」的政策,是否就是要將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遷移至他國?如果是,要遷移多少?是否會對臺灣的就業市場造成衝擊?民進黨政府必須對上述問題給出交代。
美國當前的經濟問題完全是美國人自己造成的。當年美國企業將製程和代工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是爲了節省人力成本。這是全球化市場機制運作下的結果,不存在任何「偷搶拐騙」的問題。如今川普政府想要重新壯大美國的製造業實力,美國人就必須痛定思痛、胼手胝足、苦幹實幹。如果美國妄圖搶奪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如果民進黨政府執意「賣臺援美」,那麼,臺灣的人民羣衆必將反抗。(作者爲勞動人權協會青年幹部)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