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突圍嘗試:做“減法”+高槓杆,普惠路徑能否帶來新增長?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上海報道

近年來,健康險市場持續擴張,2024年保險行業共取得健康險保費9774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醫療險產品是健康險市場中增速最快的險種,相較而言,重疾險規模則趨於穩定。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面對重疾險增長的瓶頸,不少重疾險產品正在向多個創新方向進行探索,尤其少兒重疾險作爲當前重疾險板塊增長最快的部分,各家險企紛紛嘗試探索重疾險發展新路徑。

招商信諾總精算師付玉豔指出,任何一個險種不可能一直都是主力地位。一款產品打天下、像 2013 年到 2020 年一樣重疾扛大旗的狀態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切片化”針對不同細分客羣量身定製客戶需求,來做更多的供給,是更可能的情況。

重疾險“霸主”地位因何動搖?

重疾險在我國已有30年的歷史,並一度在我國健康險市場佔據霸主地位。2015年—2020年,重疾險保費規模從千億元,快速上升至5000億元巔峰。2020年11月5日,《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正式發佈,在2020年修訂重疾定義之際,健康保險費已經突破8000億元大關。重疾險在健康險業務總保費中佔比近60%。

然而,近年來,這一穩固的霸主地位卻隱隱出現動搖的趨勢。得益於惠民保和醫療險產品的快速發展,醫療險的市場佔比和保費規模持續增長,2023年醫療險市場佔比首次接近重疾險。2024年,根據業內統計,醫療險規模將首次超過重疾險,成爲健康險市場第一大險種。

事實上,出現這一現狀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醫療險在惠民保等普惠類產品推廣下,大衆接受度的大幅提升,以及本身高槓杆的特性更易被接受;另一方面,卻是重疾險在高價格、長期限下,對消費者呈現的高門檻、低槓桿特性。

“重疾險價格越來越貴,很多用戶不想買重疾,不是沒有重大疾病的需求,而是逐漸發現今天花在重大疾病這個險種上的錢跟最後生大病之後獲得的保額之間的槓桿率在不斷縮小。”螞蟻保重疾險負責人邱翔認爲,正是今天的槓桿率下降,用戶的需求不能匹配,纔會導致現在大家對於重疾險的購買意向在縮小。

槓桿率的下降存在多方面因素,近年來,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傳統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一降再降,到 2024 年已降至2.5%。預定利率的調整直接影響重疾險保費和保額;其次,產品設計複雜也是一大原因,爲達到更好的保障效果,傳統且盛行的重疾險創新主要是做“加法”,逐漸增加中症、輕症、多次賠、多倍賠等保障責任。然而這些複雜設計增加了產品成本,使得件均費用升高;另外,過去重疾險銷售主要依賴個人代理人渠道,爲維持代理人隊伍,產品件均費用需足夠高,佣金也需相對充分,這也導致重疾險價格偏高。

普惠路徑能否突圍?

面對“低槓桿”這一核心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行業正在爲重疾險尋找新的路徑突圍。

與傳統的重疾險做“加法”不同,近日,人保健康、招商信諾聯合螞蟻保平臺推出的“健康福·少兒百萬重疾險”另闢蹊徑,選擇爲重疾險做“減法”。與傳統重疾險產品將輕、中、重症均納入必選保障不同,該產品將中症和輕症作爲可選的保障責任。這也就意味着,產品可以更聚焦在重疾的保障上,從而有效降低產品成本,觸達更多的客戶羣體。

除此之外,另一具有創新性的做法在於該產品還採用了更靈活的分段賠付方式:首次確診重疾可一次性獲賠50%,之後5年每年可獲賠10%,既覆蓋治療期也覆蓋康復期。分段賠付機制,也是產品能夠實現高性價比的關鍵。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指出,受人身險預定利率下調影響,長期重疾險價格普遍上漲,消費者獲取同等保額需支付更高費用,這使得保障槓桿率相應降低。重疾險分段賠付不僅提升了產品性價比,還讓不同經濟條件的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適宜的保障,極大增強了產品的普惠屬性。這種創新賠付方式,爲重疾險市場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鑑,有望推動行業在產品設計和服務模式上不斷革新,以更好契合消費者日益多元的保障需求。

近年來,普惠型醫療險產品以極快的速度佔領市場,以惠民保爲代表的產品的迅速鋪開,也驗證了普惠路徑是當前可行的道路之一,業內認爲,越來越“高冷”的重疾險也是時候嘗試一條更有“人氣”的道路了。

人保健康互聯網保險事業部副總經理孫曉駿認爲,重疾險的未來將會差異化發展:一是渠道的差異化,個險代理人賣的重疾險產品,一定和互聯網渠道的重疾險產品有差異;二是客戶的差異化,針對不同的客戶羣,需要有不同的產品供給,比如終身重疾險面對高客單價的需求,諸如百萬重疾險的互聯網重疾險創新,則面對中低收入人人可以買得起重疾險的這部分需求。

此外,孫曉駿指出,未來“去儲蓄化”、普惠化,跟健康服務相關聯,是重疾險產品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目前大家都看得眼花繚亂的重疾險,其實就是在不斷做加法,不斷增加重疾的疾病種類,增加中症、輕症,增加多次賠、多倍賠等等,其實是不斷給重疾險做加法,讓產品越來越複雜,讓件均保費越來越高,沒有辦法觸達普惠的客戶羣。”孫曉駿認爲,可以通過做減法,專注於重疾險的核心保障本質,從而提升重疾險的性價比,讓它觸及到普惠人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