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供應未解 歐企陷困境
熱門話題
在美國總統川普4月宣佈徵收高額關稅後,中國擴大對關鍵礦產,尤其是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這些限制措施,造成了包括歐洲在內的供應緊張。儘管中歐在7月達成一項稀土出口機制,但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近期表示,許多歐洲企業仍正因稀土供應問題而遭受重大損失。
中國在戰略礦產開採和提煉行業佔據主導地位。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到2024年,中國控制全球69%以上的稀土礦產量,以及全球近一半的儲量。自四月以來,北京方面要求對某些稀土產品頒發出口許可證,給包括歐美在內的全球製造業帶來了連鎖反應。
歐盟數據顯示,去年歐盟近一半的稀土進口來自中國,其次是俄羅斯和馬來西亞。
綜合法新社等外媒報導指出,在7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峰會上,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同意就稀土出口管制與中國建立「升級版」對話機制。此舉旨在提高透明度,並允許歐盟在歐洲企業取得磁鐵和稀土資源遇到延誤時進行調解。
但中國歐盟商會17日警告稱,歐洲企業在從中國獲取關鍵稀土方面仍面臨挑戰。其年度立場文件中表示,許多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仍在經歷嚴重的供應鏈中斷」。文件指出,目前尚未有長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但商會就此事與中國當局定期保持聯繫。
中國歐盟商會表示,自今年4月實施管制措施以來,會員企業已提交140多份稀土出口許可證申請,其中只有約四分之一的申請得到了解決。該商會預計會有更多公司因此停工。
彥辭表示,由於這些瓶頸,許多會員目前正遭受重大損失。他指出,商會最近與中國商務部的會談主要集中在稀土資源取得問題。
中國歐盟商會表示,計劃在與布魯塞爾與歐盟政策制定者會面中,向他們通報目前的商業狀況。
另外,該商會年度立場文件中也提出對中國製定下一個五年規畫的多項建議。包括敦促北京考慮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以及呼籲中國採取更多措施刺激消費等。(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