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業觀察:中國稀土龍頭地位鞏固;北方稀土受益於供給改革

工信部於2025年2月20日發佈《稀土開採和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辦法(暫行)》徵求意見稿,明確稀土開採和冶煉分離企業需由國家推動組建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主導,進一步強化了中國稀土和北方稀土的行業主導地位。同時,《稀土產品信息追溯管理辦法(暫行)》提出建立全流程追溯系統,強化供給端管控能力。在政策引導與新能源產業需求回升的雙重驅動下,稀土行業景氣度正逐步修復。

一、政策驅動供給側結構優化

管控力度升級,行業集中度提升

工信部此次發佈的《管理辦法》明確要求稀土開採和冶煉分離企業需納入國家支持組建的大型稀土集團體系,標誌着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稀土和北方稀土作爲行業龍頭,其資源整合與產能分配的話語權將進一步增強,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可能被壓縮。這將從源頭上優化稀土供給結構,減少無序競爭對價格體系的衝擊。

總量指標增幅收窄,價格穩定性增強

數據顯示,2024年工信部下達的稀土開採和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同比增幅僅爲8.5%,較2023年15.8%和2022年24.7%的增幅顯著下降。這一調整直接對應了近年來碳酸稀土價格的大幅波動:碳酸稀土(ROE42~42.5%)價格從2021年的9萬元/噸高點跌至2024年的2.94萬元/噸,政策端通過收縮供給增幅以穩定價格的意圖明確。

追溯系統強化全鏈條監管

稀土產品追溯系統由工信部聯合多部門共同建設,覆蓋開採、冶煉、流通等全流程,實現數據共享與動態監控。此舉不僅可遏制非法開採和走私行爲,還可精準匹配供需信息,避免庫存積壓或價格超調。供給端管理能力的提升,爲稀土價格的中長期穩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需求端擴容帶動價格回升

新能源車政策提振短期需求

2024年7月以來,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推動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幅持續高於40%,直接拉動稀土需求回暖。碳酸稀土價格從2024年7月的2.9萬元/噸回升至2025年2月的3.5萬元/噸,漲幅達20%,接近2024年價格高點。政策對終端消費的刺激效果顯著,成爲稀土價格反彈的核心驅動力。

技術升級與長期需求潛力釋放

2025年,新能源車以舊換新補貼期限延長,疊加比亞迪等廠商在10萬元以上車型全面導入智能駕駛技術,將進一步刺激高端車型消費。長期來看,汽車電動化、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的發展,以及能源系統向“全電社會”轉型的趨勢,將持續推升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工信部預測,2030年前稀土永磁電機在高效節能設備中的滲透率將超過50%。

供需格局改善支撐價格韌性

若2025年稀土冶煉分離指標增幅進一步低於2024年的8.5%,供給端約束將更加顯著。與此同時,新能源車、風電等下游領域需求維持高增長,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疊加全球地緣政治波動背景下稀土戰略價值的提升,行業景氣度回升趨勢或更具持續性。

風險提示

需關注後續冶煉分離指標調整力度不及預期、下游需求增速放緩等潛在風險,可能導致實際供需關係與預測出現偏差。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