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十五五」全鏈條推動積體電路等領域 有「決定性突破」
大陸十五五規劃時期將會全鏈條推動積體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圖爲浙江1座晶片工廠。(中新社)
中共中央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針對即將到來的「十五五」時期(2026至2030年),大陸科技部長陰和俊強調,全會通過的「建議」提出,「十五五」時期,要全鏈條推動積體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
大陸科技部長陰和俊在發佈會上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國內國際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他指出,「建議」提出,「十五五」時期,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全鏈條推動積體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突出國家戰略需求,部署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系化佈局,加大長期穩定支持。同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統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增強體系化攻關能力。強化科技基礎條件自主保障,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另外還將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開放共用安全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促進實體經濟和數位經濟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慧等數智技術創新,強化算力、演算法、數據等高效供給。全面實施「人工智慧+」行動,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
中共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兼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建議」參照以往慣例,主要提出「定性」目標,具體的「定量」指標和重大工程項目將在「十五五規劃綱要」中予以明確。
針對「建議」涉及的產業、市場、區域3個方面,大陸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指出,大陸經濟靠實體經濟起家,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建議」明確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
舉凡,「建議」提出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化工、機械、造船等行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羣等舉措,初步估計未來5年會新增人民幣10兆元左右的市場空間;「建議」亦提出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發展,這將催生出數個兆元級甚至更大規模的市場;「建議」還提出前瞻佈局未來產業,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介面、具身智慧、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產業蓄勢發力,「未來10年新增規模相當於再造一箇中國高技術產業」。
鄭柵潔也表示,大國經濟都是內需爲主導,市場是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託」。
在區域方面,「建議」明確推動東、中、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動力源,長江、黃河兩條綠色發展帶取得新的突破;推動跨區域跨流域大通道等「硬聯通」設施建設,健全區域間規劃統籌、產業協作、利益共用等「軟協同」機制等舉措。還要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建議」提出強化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推動「戰略性產業、能源資源基地」等佈局優化等舉措。
大陸衛健委主任雷海潮介紹,「建議」部署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明確宣導積極婚育觀,優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措施,同時推動老有所養,健全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政策機制。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此外推動「老有所爲」,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優化就業、社保等方面年齡限制政策,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
他並宣佈,希望通過5年努力,能使得大陸人口人均預期壽命從現在79歲的水平再提升1歲,達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