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臺積電變美積電疑慮再起 臺積電要如何拆彈?

川普政府考慮以晶片補助換取科技公司股權,繼英特爾之後,臺積電有可能成爲下個標的之一。圖爲川普(左)與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3月在白宮宣佈臺積電對美投資案。歐新社

臺積電變成美積電?過去聽起來像是國人單方面的杞人憂天,現在卻一步一步可能成爲現實。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9日表示,爲了國家安全必須在美國本土生產晶片,而不是依靠9500英里外的臺灣,讓99%的高階晶片在臺灣製造。他說,拜登政府的「晶片法」免費送錢給英特爾、臺積電等公司,美國總統川普希望把補助轉換成股權。

意即美國政府不只擬入股晶片大廠英特爾,並可能將臺灣的臺積電、南韓的三星也都納入潛在名單,將補貼金額轉換成入股,此一消息引發臺積電與臺股昨日雙雙重挫。不過,臺股今天又烏雲散去,早盤不僅臺積電上漲也帶動臺股回升,市場一掃昨天的低迷氣氛。顯然投資人在冷靜之餘,對此消息未必全然悲觀。

從臺積電已獲66億美元晶片法案補助估算,其中15億美元已撥款,剩餘51億美元若換股權,持股比率僅約0.55%。若溯及既往,用66億美元全數轉成臺積電股權,佔比也只不過0.7%,無論有無投票權,都只能算是小股東,難以影響董監席次或經營決策。重點是,一旦成真,這個持股不多的小股東,恐怕卻是臺積電不得不顧忌的超大股東,外界更擔心一旦美國政府成爲臺積股東,會用股東名義,索取什麼他想要的。

美國政府想要當臺積電的股東,當然不是看中從臺積電的獲利分一杯羹,最重要的是實現美國半導體自主的大目標。即使後續美國政府要成爲臺積電的股東還有許多技術性問題,包括是入股臺積母公司還是美國子公司?是不是沒有投票權的優先股?真不會參與經營?美方都會根據自身利益設定最終目標,一步步推動實現。

眼下解方之一,臺積如果「不要」這66億美元的補助,則「補助換股權」當然就成了假議題。不過,此事必然沒那麼容易解套,勢必歹戲拖棚,白宮一定還會再找其他名目,意圖入股「染指」臺積的美國子或孫公司。因此,臺積電應會先觀察其他對手,三星、英特爾的動作,決定要不要補助,又該加上哪些條件,根據動態賽局的變化,制訂談判攻略。臺積也勢必會動用股東利益(很多是外資)去跟白宮談,用符合雙方利益的前提說服白宮。隨着晶片成爲國家級戰略物資,半導體產業被迫進入地緣政治深水區,好在臺積電比賴政府有更多與川普政府打交道的籌碼及經驗,這部分是樂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