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有解?研究揭1維生素能改善:半年就有感

脂肪肝可能會使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甚至是肝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臺灣,每3人就有1人罹患脂肪肝。脂肪肝可能造成肝硬化,甚至演變爲肝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連續半年每天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在肝脂肪堆積、肝臟發炎與纖維化等指標上顯著改善,顯示維生素E具有護肝的潛力。

Elsevier醫學資訊站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2025年一篇發表於《細胞報告醫學》(Cell Reports Medicine)期刊的研究發現,每天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MASH,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臟健康。

這項臨牀試驗在大陸14家醫院進行,共招募124名非糖尿病、經肝臟穿刺檢查證實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成年人,受試者被區分爲每天服用300毫克維生素E組與安慰劑組,96周後發現,維生素E組在肝脂肪堆積、肝小葉發炎與纖維化等項目,均有明顯改善。

肝臟超音波結果也顯示,維生素E組的肝臟彈性較佳,表示對長期肝纖維化的控制可能有正面影響。在肝功能指標ALT與AST,以及發炎相關細胞激素如TNF-α與IL-6的檢測中,也顯示維生素E組的肝臟健康狀況優於安慰劑組。研究還發現,維生素E有助於改善胰島素阻抗與空腹胰島素濃度。

總結來說,這項爲期約半年的臨牀試驗證明,每天服用300毫克維生素E能夠顯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組織學與發炎指標,儘管對於纖維化逆轉的效果,尚未達到統計顯著,其他方面的改善仍然具臨牀意義。

國健署在網站指出,脂肪肝會使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有研究指出,臺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爲33.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