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首提“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最新定調有何深意?

中經實習記者 孫汝祥 記者 夏欣 北京報道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相關專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前述有關資本市場的表述首次在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出,體現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吸引更多優質資本和投資者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專家建議,可從健全市場制度與規則、優化投資者結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國際化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資本市場新定調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對記者表示,“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的核心要義是近年來我國在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與穩定過程中的重要政策導向之一,此前已在多個重要會議和政策文件中有所體現。不過,“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這一表述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是首次明確提出。

“此次將‘吸引力’與‘包容性’並列提出,強調了兩者在提升資本市場整體功能中的協同作用,且‌將‘吸引力’置於‘包容性’之前,體現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吸引更多優質資本和投資者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田軒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徐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爲,7月30日的最新表述是對去年9月26日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由內而外的深化。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亦對記者表示,此前政治局會議曾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穩步推進註冊制改革”“引入長期投資者”等,此次明確提出“增強吸引力”,顯然是更注重長期制度型開放與結構優化。“後續,隨着‘十五五’規劃細則及證監會配套政策出臺,資本市場有望從‘政策驅動回暖’邁向‘制度賦能活力’的新階段。”薛洪言如是說。

爲什麼如此重要?

薛洪言認爲,從背景來看,當前資本市場穩中向好,資本市場改革和中長期資金入市取得積極進展,賺錢效應不斷積聚,但仍有改進空間。

薛洪言進一步解釋道,從經濟層面看,作爲宏觀經濟“晴雨表”,資本市場活力直接影響投資者預期與信心,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有助於提振市場消費需求;從產業升級視角,需通過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引導資本流向新質生產力,破解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在全球競爭層面,美元貶值推動全球資金再平衡,中國資產吸引力增強,但需進一步優化制度以以吸引國際長期資本。

“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是基於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發展需要的戰略考量,其目的在於鞏固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基礎,吸引更多優質資本和投資者,提升市場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田軒指出。

具體而言,首先,通過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引入長期資金以及完善交易機制,可以有效激發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帶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其次,優質資本和投資者的涌入將爲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融資空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結構優化,進而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提升國內資本市場吸引力有助於應對國際資本市場的競爭壓力,在國際資本爭奪戰中佔據有利位置,並穩定國內金融環境,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田軒如是表示。

在徐鵬看來,強調“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更好爲實體經濟服務;二是吸引國際資金,提升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三是滿足居民財富管理的需求。

“當前我國居民存款超過160萬億元,一個有吸引力的資本市場能夠提供豐富的投資產品和不錯的投資回報,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徐鵬說。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記者指出,4月25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及“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而今天會議的提法發生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4月份以來,我國股市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回升,上證指數從4月初至今漲了16%,成功突破3600點指數關口。

“在這個位置上,政治局表態‘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是承上啓下,持續鼓舞和推動股市回穩趨勢。”楊德龍強調,政治局會議的新提法對於推動這輪慢牛長期行情進一步走強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何增強吸引力?

針對如何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受訪專家從不同角度提出建議。

田軒認爲,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可從健全市場制度與規則、優化投資者結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國際化水平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深化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和透明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等,確保市場公平公正和優勝劣汰。

其次,鼓勵社保基金、保險資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增加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比例,放寬外資准入限制,優化QFII/RQFII制度,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同時,開發更多元化的金融產品,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推出綠色金融相關主題基金或債券,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市場效率;促進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投行和資產管理機構,對標國際標準,推動跨境監管合作等。

薛洪言表示,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的具體措施可從資產端、資金端、制度端三方面協同推進,並輔以風險防控長效機制。

其中,資產端應聚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通過深化併購重組、嚴打財務造假,推動資源向科技主導型、產業鏈協同型企業集中,避免“渾水摸魚”現象。

資金端着力引入長期資本“活水”,一方面擴大險資、養老金入市規模,另一方面暢通私募“募投管退”循環,如擴大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適用範圍、探索創投收益稅收優惠。

制度端重點增強包容性與開放性。在外資參與機制上,深化互聯互通、降低對衝工具使用門檻,配合包括自貿試驗區在內的開放平臺建設。

此外,薛洪言表示,還需構建風險防控長效機制,通過央行“再貸款+類平準基金”模式,如匯金增持ETF,平抑市場波動,同時強化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嚴禁新增隱性債務,避免風險向金融體系傳導。

徐鵬則認爲,要加大退市力度,加快市場出清。加大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爲的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建立健全投資者賠償機制。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限制,吸引更多國際長期資金進入我國資本市場。豐富交易品種,如研究推出寬基指數槓桿ETF,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

在楊德龍看來,提高資本市場吸引力的可能舉措,包括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的兼併重組,加大A股與國際標準銜接,嚴格信息披露制度,提高A股上市公司質量,從而吸引外資和內資的流入。還包括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限制,簡化跨境投資的審批流程,進一步放寬外資投資A股的技術障礙。

(編輯:夏欣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