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瑞興:新藥問世 治療突破性轉機

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姚志平攝)

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的專題主題是「失智症診斷及新藥評估」,帶領會衆認識不同類型的失智症,以及早期、中期、後末期的臨牀症狀,更分享阿茲海默症突破性新藥治療,傳遞預防及延緩失智的新策略。

根據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高齡化時程中推估發現,今年(2025)老年人口占比爲20%,直至2070年會高達46.5%;統計顯示,2025年臺灣失智老人推估約有35萬餘人,全球每3秒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產生,每年花費8180億美元在失智老人醫療照顧上。未來失智症不再是陌生的疾病,而是你我都有可能遇到的病症,因此,瞭解、預防、治療更顯重要。

甄瑞興指出,失智症包含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帕金森氏病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等,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佔大宗。它是漸進式失智症,65歲以上發病率佔3至5%,80歲以上則佔20%。

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式有藥物及非藥物,前者視病程差異給予適合的藥物。日前,清除腦中致病類澱粉蛋白的2款新藥問世,亞東醫院也在6月完成全臺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Kisunla)施打,這對長年陷入治療困境的失智症領域,帶來突破與轉機,也爲後續創新療法拋磚引玉。

預防勝於治療!甄瑞興建議,平時可以進行地中海飲食,多攝取蔬果、豆類、深海魚、堅果及未精製穀類,並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烹調或拌沙拉;少食用飽和性脂肪,也不建議長時間補充高劑量的維生素或深海魚油,避免過量而造成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