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位專家提出的建議,幸虧沒被採納,大家覺得靠譜嗎?

過去專家在老百姓心目當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爲他們在自己所研究的領域有着很高的聲望和學識。所以大家都願意聽取專家的建議,這樣可以少走彎路。不過,最近這些年,專家的地位是一落千丈,很多人都不相信專家的建議了,主要是專家的建議不僅嚴重脫離實際情況,而且還誤導決策層,使人民羣體的利益受損。

比如,之前就有專家建議“禁止焚燒秸稈”。理由是會污染大氣環境,嚴重影響交通和航空運行。但在實行了“禁止焚燒秸稈”之後,不少農民反映,將秸稈埋入土壤會導致農作物吸收不到土壤中的養分,生長緩慢,甚至導致農產品減產。此外,秸稈埋入泥土後,原來秸稈上面的一些害蟲並沒有被消滅,將來還會出來禍害莊稼。

現如今,又有四位專家提出“新建議”,幸虧沒有被採納,否則老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大家覺得還靠譜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許憲春

許憲春是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他在面對“低收入羣體該如何增加收入”這個問題時,給出的建議是:“窮人沒錢,可以把多餘的房子租出去。除此之外,還可以開網約車,這樣就可以提高收入了”。

實際上,許憲春的建議根本不靠譜。如果窮人有多餘的房子可以用於出租,自己有輛車可以開網約車,那還能算是窮人嗎?窮人正是因爲什麼都沒有,才叫做窮人。所以,許憲春的建議還不如沒有建議。

第二,黃有光

黃有光是復旦大學的客座教授,在面對汽車尾氣污染空氣,交通擁堵嚴重等問題時,他給出的建議是:把國內的油價上漲10倍,這樣老百姓就可以減少出行次數。而尾氣排放和交通擁堵嚴重等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但實際上,黃有光的建議並不靠譜。因爲一旦油價漲10倍,不僅會增加私家車出行成本,還會增加商品運輸成本,導致國內物價上漲,從而大幅推高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此外,在面對國內“男多女少”,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萬時,黃有光的建議是實行“一妻多夫”制,以解決男性光棍問題。不過,黃有光的建議不但沒有被採納,而且還遭到網友們的一片詬病之聲。主要是黃有光的建議並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無法實行。

第三,馬建堂

馬建堂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他認爲:隨着我國居民人均壽命越來越高,70、80歲以上的老年人比比皆是,而60-70歲的人身體都很好,有求職和工作的需要,要支持這部分人再就業的需求。實際上,馬建堂的建議並不靠譜。現在的企業只招聘35歲以下的人,40、50人員都找不到工作,60-70歲的老年人就更難找工作。

此外,人到了60-70歲之後,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沒有多少人願意出去工作,都想着在退休之後,能出去旅遊,或幫子女帶孩子。退一步講,就算老人願意出去工作,用人單位也願意聘用,那大量老年人蔘加工作,往往會影響到年輕人的就業,這將會導致失業率的上升。

第四,王福重

王福重是中國經濟學家、財經專家。他曾提出建議,農民使用收割機採收農作物,會污染環境。所以,農民不應再使用收割機,對莊稼進行收割,以減少收割機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王重福的建議還是沒有被採納,並遭到網友們的一片罵聲。

原因很簡單,如果不使用收割機來收割莊稼,靠人工來收割莊稼的效率太低,一天也收割不了多少莊稼,最終很多莊稼因無法及時收割而爛在地裡。顯然,王福重的建議根本不切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