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位專家的建議,幸好沒被採納
傳統意義上講,專家作爲知識精英,必然是在某一領域垂直深耕多年,具備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其研究成果和最終結論對於該領域的初學者和其他領域的人都有學習、借鑑和指導意義。
普通人不可能全知全能,專業領域的知識請教專業人士也是學習的“正道”,而大規模的網絡聲討背後卻暴露了公衆對專家嚴重的信任危機。
爲啥專家們在老百姓心目當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呢?這主要也與過去一些專家們屢屢提出不靠譜的建議、甚至與生活嚴重脫節的建議,有很大的關聯。
比如,某專家提出建議,農村地區應該“禁止焚燒秸稈”,而這個建議被採納以後,農民就只能將秸稈全部埋入泥土之中,可畢竟這玩意腐爛於泥土之中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這就導致剝下去的莊稼因爲吸收不到土壤中的養分而死去,甚至生長緩慢,從而影響到了農民種植產量,甚至影響到農民的收入情況,真是有苦難言!
高興的是,已經有多名代表委員認爲不宜全禁“秸稈焚燒”:病蟲害問題需要重視。或許不久,全禁秸稈焚燒不再一刀切。
由此可見,一旦專家們提出的某些不切實際的建議被採納,受苦的還是普通大衆。尤其是以下4位專家的建議,幸好沒被採納,否則大家苦不堪言。
01、黃有光建議:將汽油價格上調10倍
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道路上行駛的車輛也變得越來越多,這一結果不僅造成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也愈發令人擔憂。
面對這種情況,各路專家踊躍建言,而專家黃有光卻建議:
應將汽油價格上調10倍,這樣就可以限制私人購車,以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的問題。
此話一出,有網友表示,這專家哪裡是在解決問題,簡直就是製造麻煩!
一旦將汽油價格提高十倍,人們出行成本大幅上升的情況下,爲減輕壓力,就會減少開車出行,屆時,道路擁堵的問題是解決了,但其他問題就更麻煩了。
比如人們紛紛改坐公交車、地鐵出行,這必然給公共交通帶來巨大的壓力。
①稅收缺口
再者,如果油價暴漲,大家紛紛棄燃油車,選擇新能源車,屆時,油車領域就會陷入長期的低迷,而能源車也會因爲供不應求導致價格暴漲。
另外,一旦油價暴漲,還將影響到稅收問題。比如,相關部門預算,十年後,中國汽車產銷將增加1000萬輛,預計2030年產銷量將達3500萬輛左右。
如果按照這個測算,汽車售價不變,預計2030年可實現車輛購置稅收入5000億元,按照中央與地方50%:50%共享比例,地方政府可增加稅收2500億人民幣。
如果按照專家這一建議,將來這個稅收缺口該怎麼彌補?
②物價飆升
一旦油加上了十倍,運輸成本暴漲的同時,必然推動物價上漲,屆時,老百姓的生活支出壓力將大幅上升。
說白了,當前很多人的收入連房貸都快供不上了,如果到那個時候連飯都吃不起,後果可想而知!
02、丁佐宏:60-79歲仍是中年
老年人加劇無法逆轉,陸今如何減輕養老壓力成了大佬們擔心的話題。而丁大專家提出的建議是:鼓勵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羣體再就業。
面對這一建議,年輕人只能搖頭,畢竟這幾年的大環境有目共睹,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加劇,年輕人維持穩定的工作都難,很多40、50都已經被提前退休,更何況是老年人。他們拿什麼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呢?
03、許憲春:低收入者出租房子增收
這位專家的建議就更讓人匪夷所思了,建議低收入羣體將空閒的房子,車子拿去出租,以增加收益。
網友@乘風破浪的小貓說,低收入制連一套房都買不起,哪裡有多餘的房子拿去出租?
看來在許大專家眼裡,老百姓已經實現人人有方,而且人人有多套住房,要不然也不可能提出這番建議。
什麼是低收入羣體?指的是那些在城市無業,沒有勞動能力以及企業失業下崗的人員,這些人普遍存在一個共性,那就是學歷不高,勞動技能差,年齡偏大,在就業市場上爲弱勢羣體。
假如將一個家庭年收入1.5萬劃分爲低收入羣體,請問一下,一個家庭不吃不喝,100年纔買的起一套房子,靠什麼實現多套房?
在物價飛漲的今天,年收入1.5萬,還要養家、養娃,能混個溫飽就不錯了,拿什麼買多套房?
04、趙燕菁:要適當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
出生人口持續下降,讓一些人口專家們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於是,趙大教授提出了一個解決之道——針對不生娃的年輕人給予懲罰!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靠強制措施要求生娃,顯然適得其反,畢竟大家不是有錢不願意生娃,而是因爲口袋沒錢,生不起娃。
這年頭,生娃容易、養娃難!
一些教授們一年的收入就解決了二十幾年養孩子的成本,但是普通家庭呢?
按照機構測算,如今養大一個孩子起碼要50萬資金,普通家庭每人年收入不足5萬,這些錢每個月還得還房貸,車貸,養老,醫療等等各項支出,很多家庭都是年年月光族,別說存錢養老,能夠提前存下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的家庭都是鳳毛麟角。
連孩子的教育費用都解決不了,難道真要向專家教授們說的那樣借錢生娃嗎?而如果這種狀況下還生孩子,真的是作爲爲人父母的一種負責任態度嗎?
說白了,年輕人思維也很簡單,住得起房、看的起病、讀得起書、找得到工作、養的起老,多生反而有益於人丁興旺,如果不然,誰敢生?
總之,多年來,超快速的經濟發展確實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帶給了許多老百姓更好的生活環境。然而,在此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問題卻不能僅僅以表面來看待,更應該從本質上來解決。
而專家作爲一個領域的佼佼者,更應該全面的分析問題,而不是各種不切實際的建議信手拈來,這隻會寒了老百姓的心,加劇人們對專家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