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超足校,也在助力“蘇超”——山東足球觀察之一
新華社濟南7月2日電 題:這家中超足校,也在助力“蘇超”——山東足球觀察之一
編者按:近年來,中國足球在競技層面表現欠佳,整體處於低谷,業內各方積極探索前行之路。在去年舉行的第一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上,山東代表隊表現亮眼:在全部6個項目上均打進決賽,收穫4金2銀,其中包括男足金牌和女足銀牌。
爲總結探究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地方經驗,新華社記者近期到山東採訪調研,推出“山東足球觀察”系列報道一組三篇,分別聚焦中國足球青訓機構泰山足校、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創始俱樂部之一青島海牛以及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青島,即日起每天播發一篇。(編者按完)
新華社記者嶽東興、許仕豪、張武嶽
位於濰坊市的山東魯能泰山足球學校(簡稱“泰山足校”),是中超山東泰山俱樂部的後備人才培養基地,立足於精英球員培養。近期,該校迎來了一批特殊學員——“蘇超”徐州隊。在這裡,業餘聯賽球隊與頂級職業聯賽的青訓體系,擦出了別樣的合作火花。
據徐州市足協主席、徐州隊領隊李鋒介紹,早在“蘇超”沒火之前,徐州隊就來這裡訓練了,算上6月份這次,已是他們第四次到泰山足校集訓。
爲什麼選擇泰山足校?“因爲它專業,不管是教練、場地、醫療,還是體能訓練、視頻剪輯分析,都對我們幫助很大。”李鋒告訴記者,“還有就是離徐州很近,方便我們過來訓練。”
“很感謝泰山俱樂部和泰山足校。”李鋒說,他們發現,通過在足校專業指導下的備賽,不僅球員們的體能和技戰術意識提高了,一些隊員傷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療。
徐州隊在泰山足校的收穫,正是該校青訓專業性的體現。據介紹,泰山足校自1999年建校以來,共奪得83項全國青少年比賽冠軍,8項國際青少年邀請賽冠軍,先後向各級別國家隊輸送球員316人,向中超、中甲、中乙等職業俱樂部輸送球員366人,是國內向各級別國家隊和職業俱樂部輸送球員最多的青訓機構之一。
然而,作爲中國足球重要青訓基地之一,泰山足校自身也面臨着如何持續培養頂尖人才的難題。
泰山足校副校長王軍表示,多年來一批批球員從泰山足校畢業,進入職業隊,併入選各級國家隊。如周海濱、崔鵬、劉彬彬等到了俱樂部一線隊後,保持了較高的競技水平和穩定性,也入選過國家隊。但相較於這些球員,近年泰山足校後備人才輸送效率有所下降。
業內人士指出,如今孩子們的未來職業選擇日益多元,各類興趣特長髮展路徑不斷拓寬。當中國足球整體處於低谷時,對於許多孩子和家長而言,走職業足球道路的不確定性較大。各種原因疊加之下,國內足球青訓選材基數變小,優質苗子數量減少。
此外,泰山青訓體系還面臨其他挑戰,比如目前國內高水平的青少年比賽不足,部分比賽競技水平和賽事組織無法滿足球員成長需求,青少年球員比賽經驗不足;在海外發展的青訓球員主要集中在第三級別聯賽,在五大聯賽的競爭力不足。王軍表示,這些問題暴露出青訓體系在人才培養的連續性、系統性以及國際化方面存在短板。
基於對自身青訓體系的全面診斷,近年來,泰山俱樂部致力於“青訓一體化建設”,將韓鵬、周海濱等退役球員納入青訓教練體系,以期達到職業球員的實戰經驗反哺青訓、提升年輕球員技戰術水平和職業素養的目的。其中,韓鵬作爲泰山隊史最佳射手,執教U19梯隊期間帶隊奪得2023年U19中青賽和學青會雙冠。他表示,要注重梯隊與一線隊戰術統一,“保持體系一致性有助於年輕球員適應高強度比賽”。周海濱執教U15梯隊獲2022年中青賽冠軍,他表示:“球員成長比冠軍更重要,決策能力與技術訓練並重。”
在談到“哪個年齡段在精英培養上難度最大”時,泰山足校管理人員認爲是15至18歲的球員,因爲他們面臨學業壓力增大、身體發育變化以及技戰術要求提高等多重挑戰。而這個年齡段也是從青少年球員向職業球員過渡的關鍵期,需要在心理、戰術理解和比賽經驗等方面有較大提升,差距容易在這個階段被拉開。
儘管困難重重,但王軍表示,泰山俱樂部及足校將始終秉承“忠誠擔當、感恩報國、精誠團結、紀律嚴明、堅韌不拔、勇攀高峰”的泰山足球精神,通過“滿天星計劃”“泰山小將”等措施積極推廣普及足球。後續,泰山青訓體系也會積極提供協助,助力提升各地區青訓專業化水平,推動全國青少年足球事業整體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