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怎麼踢?“山東方案”出爐
日前,在2024—2025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高中女子組全國總決賽中,山東濟南歷城二中女子足球隊成功衛冕,這是該隊連續第三次站上全國最高領獎臺,奪得該項賽事的“三連冠”。歷城二中女子足球隊建隊4年以來,已奪得8次省級賽事冠軍,3次站上全國最高領獎臺,並摘得2023年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冠軍。這是近年來,我省深入體教融合推進校園足球改革,強化校園足球與職業足球銜接的有效成果。
近日,爲進一步深化我省青少年足球綜合改革,推動青少年足球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全面深化體教融合、提高普及水平、暢通成才通道等提出10條措施。
中小學校要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
《若干措施》提出,中小學校要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並納入大課間和課後延時服務,普遍成立足球興趣小組、社團或俱樂部,積極參加校內外足球比賽和足球活動。
高校要強化公共體育課程足球教學,開足上好足球課。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展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足球趣味活動。
高質量建設3000所左右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堅持男女足協同發展,推動青少年女足運動普及與提高。廣泛開展“快樂足球”專項志願服務、公益足球賽、幼兒園足球嘉年華等各類足球公益活動。
允許優秀足球人才跨學區合理流動、成建制升學
《若干措施》明確,鼓勵各地建立小學、初中、高中校園足球人才“一條龍”升學體系,允許小學、初中優秀足球人才跨學區合理流動、成建制升學。2024年全省438所初、高中學校招收足球特長生6764人,36所高校招收足球運動專業和足球專項學生705人、在校生規模1992人。
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平綜合改革試點區中學組建足球特色班,符合條件的可突破市域範圍招收具有足球特長的學生。有序擴大體校與本科高校“3+4”校園足球人才貫通培養規模,探索開展普通高中、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貫通培養試點。
支持新型足球學校、足球職業學院試點高質量建設。有序擴大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足球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規模,持續增加足球運動專業和其他專業足球方向學生招生數量。佈局建設5個省、市、縣(市、區)共建校園足球高水平綜合改革試點區。
構建“1+3+N”校園足球賽事體系
《若干措施》提出,各級教育、體育等部門統一制定年度競賽日曆,建立比賽共辦、成績互認機制。建立健全賽事體系,構建以“省長杯”爲引領,山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聯賽、“體彩杯”中小學校體育聯賽足球比賽等3個品牌賽事爲支撐,國際、區域邀請賽等爲補充的“1+3+N”校園足球賽事體系。
鼓勵校園足球隊伍參加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地方預選賽、決賽階段比賽。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年要舉辦一屆覆蓋全學期的校內聯賽,積極組織參與校際聯賽。健全賽事舉辦方、參賽(訓)單位、運動員家庭多方保險投入機制,完善運動傷害風險防範和處理機制。
引入“挑戰組”和“爭冠組”升降級機制,鼓勵開展主客場賽制,打造校園足球“最美主場”,每年參與學生200餘萬人次。
到2027年,建設50個省級校園足球名師(名教練)工作室(站)
《若干措施》聚焦加強師資力量、加快場地建設,強化數智賦能及國際交流等短板和弱項,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省建設50個省級校園足球名師(名教練)工作室(站),每年選送20名左右優秀足球教練員赴足球發達國家和地區培訓。
目前,我省用“外引內培”相結合的辦法,暢通優秀教練員、運動員入校任教、到校幫教帶訓渠道,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納專業足球教練528人,學校自主聘用專業教練778人。
研製校園足球教練員課程,開展等級資格、校園資質、專業能力“三位一體”師資提升計劃,每年省級培訓1000人以上。數字化賦能,建設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大數據管理平臺,涵蓋所有足球特色學校的球員信息,實現賽事“一站式”服務、教練智能化匹配、人才全過程管理。
(大衆新聞·大衆日報記者 於曉波 王原 通訊員 王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