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臺十項措施!加快推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
爲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校園足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青少年校園足球綜合改革,推動青少年校園足球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現制定如下措施。
一、提高普及水平。研製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足球教學訓練指南和教學資源,加強足球教學質量監控。中小學校要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並納入大課間和課後延時服務,普遍成立足球興趣小組、社團或俱樂部,積極參加校內外足球比賽和足球活動。高校要強化公共體育課程足球教學,開足上好足球課。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展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足球趣味活動。2026年底前,高質量建設3000所左右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堅持男女足協同發展,推動青少年女足運動普及與提高。廣泛開展“快樂足球”專項志願服務、公益足球賽、幼兒園足球嘉年華等各類足球公益活動。
二、暢通人才成長渠道。鼓勵各地建立小學、初中、高中校園足球人才“一條龍”升學體系,允許小學、初中優秀足球人才跨學區合理流動、成建制升學。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平綜合改革試點區中學組建足球特色班,符合條件的可突破市域範圍招收具有足球特長的學生。有序擴大體校與本科高校“3+4”校園足球人才貫通培養規模,探索開展普通高中、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貫通培養試點。支持新型足球學校、足球職業學院試點高質量建設。有序擴大高校足球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規模,持續增加足球運動專業和其他專業足球方向學生招生數量。佈局建設5個省、市、縣(市、區)共建校園足球高水平綜合改革試點區。
三、全面深化體教融合。建立健全省、市、縣(市、區)三級不同年齡段相銜接的高水平足球隊,暢通選材渠道。支持依託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市縣級青少年足球訓練(以下簡稱青訓)中心,到2030年,實現市縣級青訓中心全覆蓋。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與青訓中心融合共建。加強各級體校與普通學校資源互補共享,聯合名校辦名隊。支持省屬高校與職業俱樂部、省優秀運動隊共建職業、專業足球隊,對進入職業俱樂部梯隊和一線隊的高中生、大學生可按規定保留學籍。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青訓機構,納入星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培育評估。實現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新型足球學校、高校足球學院、職業俱樂部等培養路徑銜接貫通。
四、完善競賽體系。各級教育、體育等部門統一制定年度競賽日曆,建立比賽共辦、成績互認機制。建立健全賽事體系,構建以“省長杯”爲引領,山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聯賽、“體彩杯”中小學校體育聯賽足球比賽等3個品牌賽事爲支撐,國際、區域邀請賽等爲補充的“1+3+N”校園足球賽事體系。鼓勵校園足球隊伍參加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地方預選賽、決賽階段比賽。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年要舉辦一屆覆蓋全學期的校內聯賽,積極組織參與校際聯賽。健全賽事舉辦方、參賽(訓)單位、運動員家庭多方保險投入機制,完善運動傷害風險防範和處理機制。
五、加強師資力量。充實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優秀足球教師、教練員資源庫,探索建立區域內足球教師、教練員共享機制,落實優秀退役球員、教練員進入學校擔任、兼任足球教師和教練員的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聘請高水平外籍教練員。實施“職業足球校園行”計劃,組織全省職業高等級教練員、裁判員和運動員到學校幫教帶訓。加強校園足球教研工作,到2027年,全省建設50個省級校園足球名師(名教練)工作室(站)。加大培訓力度,每年省級培訓校園足球骨幹教師、教練員、裁判員不少於1000人次。完善足球教師考覈評價機制,明確職稱評聘標準,確保在職稱(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六、加快場地建設。穩步提升社會足球場地、校園足球場地數量,完善足球場地配套設施,城區老舊設施改造優先預留足球場地建設用地,新建和改建學校要統籌考慮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針對青少年足球培養特點,在社區、公園、綠地等公共場所,建設小型多樣、靈活適用的足球場地。探索建立區域內足球場地發展管理共同體,形成教育與體育、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社會、學區與社區共建共享場地設施的長效機制。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向公衆開放足球場地,推動社會公共足球場地向青少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七、推進國際交流。將校園足球國際交流納入中外友好城市交流項目以及中外校際交流項目。建立各地、各高校與足球發達國家和地區、優秀職業俱樂部合作機制,選派優秀青少年球員赴海外俱樂部培養鍛鍊,邀請足球發達國家和地區青少年到省內學校交流互鑑。每年選送20名左右優秀足球教練員赴足球發達國家和地區培訓。鼓勵各地邀請國內外高水平足球教練員開展足球師資培訓。支持各地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專業機構的交流合作,組織或參與國際青少年足球賽事活動。
八、強化數智賦能。完善省級校園足球信息化管理系統,打造賽事服務數據庫,依託“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推進賽事報名、成績公佈、證書打印查詢等線上辦理。建立教練員共享資源庫,明確教練員准入標準和選聘流程,實現學校與教練員的雙向選擇。健全校園足球人才數據庫,強化過程性評價,實現全過程追蹤、精準化管理。推進可穿戴設備、足球教學終端等智慧體育設施在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競賽中的應用。
九、加強文化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頑強拼搏精神,培育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舉辦校園足球系列主題活動,選樹青少年校園足球先進人物和體教融合典型,講好校園足球故事。加大對青少年校園足球賽事活動宣傳報道、電視和網絡轉播,鼓勵開展週中主客場賽制,打造校園足球“最美主場”,彰顯校園足球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足球起源地”文化優勢,不斷加大對足球文化研究、保護和挖掘的力度。加強賽事監督與指導,強化裁判員公正執法、參賽人員遵紀守法、觀賽人員行爲規範的約束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
十、加強組織保障。完善各級校園足球工作領導機制,強化成員單位工作協同。省教育廳會同省財政廳從省級教育發展資金中統籌安排相關資金,支持開展改革試點區建設、師資培訓、賽事組織等。省體育局在體育彩票公益金中統籌安排相關資金,用於支持各級青訓中心、足球聯賽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政策保障力度,指導學校按規定統籌公用經費等相關經費渠道,支持開展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競賽等活動。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支持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鼓勵設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基金,構建政府支持、市場參與、多方籌措的經費投入機制。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