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產業」關稅20%+N 遭日韓陸夾殺!業者哭慘求政府做1事救他們

臺灣關稅疊加20%重創產業。(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遭課徵20%對等關稅,但經濟部提醒,這20%還得加上原有稅率。以工具機爲例,原關稅爲4.7%,如今總稅率飆至 24.7%,遠高於日韓的15%。業者直言,若出口轉移到東南亞市場,將面對大陸低價夾殺,陷入「不接(單)等死、接了找死」的慘況,並呼籲政府讓臺幣貶值,給產業一線生機。

據ETtoday報導,中華民國精密機械發展協會理事長、高明精機總經理張市育指出,臺韓工具機產品同質性高,臺灣關稅從4.7%調高到24.7%,韓國只有15%,稅率差距近10個百分點,買家自然傾向韓貨。至於日本工具機,本就因品牌與品質優勢,價格比臺灣貴20%~30%,如今臺灣稅率24.7%比日本的15%高出9.7%,在新稅率下,日本商品僅比臺灣貴10%~20%後,更具吸引力。

張市育強調,若臺灣被迫放棄20%美國市場,轉往東南亞出口,依然面對中國大陸低價傾銷的壓力,無法取得競爭優勢,等同被日韓與大陸「前後夾殺」。他建議,政府應讓臺幣匯率貶回到「3字頭」,不僅對業者來說短期救急,也是給一條生路。

旅美學者翁履中也在臉書指出,與享有「疊加豁免」的歐盟不同,臺灣輸美工具機的原稅率約4%,加上20%對等關稅後,再碰上臺幣升值約9%,等於競爭力一次性削弱 30%,還可能再承受反傾銷或反補貼稅,成本壓力更大。

翁履中認爲,政府現行的紓困與補助措施方向正確,但央行也應適度讓臺幣貶值,替出口業者爭取喘息空間。他預估,只要臺灣能穩住內部經濟,撐過關稅戰初期衝擊,幾個月後美國在承受關稅反作用力後,有機會重新調整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