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川普關稅政策發酵 陸製造業陸續停產

上海顧問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表示,有好幾家中國大陸的工廠因產線已停工,故要求半數員工先回家等候通知,且時間長達好幾周。目前看起來,製造玩具、體育用品以及廉價約一美元商品的陸企受到的衝擊最大。

Tidalwave Solutions指出,雖然不是全面性停止生產,但在主要出口城市,像是在義烏以及東莞等,都可以看到停廠的情況,外界擔心會有骨牌效應。大陸公司希望關稅能調降,以便恢復以往的生產作業。

高盛預估,中國大陸約有1000萬至2000萬勞工,都是在從事出口到美國的相關工作。2024年,中國大陸各城市的就業人口數在4.73億左右。CNBC表示,雖然川普一直說正在跟北京政府談判,但中國大陸卻是一直在否認。

廣州供應鏈管理業者Imex Sourcing Services認爲,這次川普的新關稅政策所造成的影響,遠遠大於新冠疫情。對於規模不大的大陸企業來說,這個高的關稅應該沒幾個可以挺過,嚴重的話可能會倒閉。

總部位於上海附近寧波的運動服制造公司Woodswool,正利用直播方式在中國大陸網路上販售衣服。Woodswool表示,大約一週前在網路上買衣服,已收到30多份訂單,總金額超過5,000人民幣,約690美元,營業額很小但聊勝於無。

所有美國訂單都被取消的Woodswool指出,以往過半產量都銷往美國,部分產能預估將閒置兩到三個月,直到找到新市場替代美國。除了美國外,Woodswool也跟歐洲以及澳洲有生意來往,且時間至少都在20年以上。

在北京政府要求下利用直播來賣貨,是中國大陸主要科技公司用來協助出口商,將部分產品轉賣給國內的內需市場。Woodswool藉由百度的虛擬人串流直播服務,是因爲可在兩週內迅速上線,不需要花錢以及花時間來裝修或請人。

電商大廠京東日前表示,將投入2,000億人民幣,約272.2億美元,來購買原本打算要輸美的陸製品。不過,分析師指出,這272.2億美元僅佔中國大陸去年對美出口總金額5,246.6億美元的5%而已,根本是杯水車薪。

美媒表示,受限於美國對轉運的審查愈來愈嚴格,造成愈來愈少的中國大陸出口商,會想把貨物從它國轉售到美國。不少陸企已把生產工作移到印度,而不是東南亞。同時,陸企也把主要的客戶羣,從美國轉到歐洲或拉丁美洲。

有家電商陸企表示,要把衛浴設備賣到巴西,雖然會有匯價以及運輸成本等問題,但跟巴西做生意,應該不會受到中美貿易大戰的波及。根據統計,2018到2024年間,中國出口到南美洲的巴西大增兩倍,同時,出口到西非的迦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