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川普關稅打擊訂單 陸出口美貨櫃船大減
貨櫃船公司HLS Group指出,有80個原本要從中國大陸出發的航班,現在不是沒有船隻紀錄,不然就是直接取消。因爲中美關稅問題僵持,海運公司開始暫停或者調整跨太平洋(transpacific) 的服務。
大型海運聯盟ONE已先停駛原本計劃要在五月復航的一條航線,且跟客戶說會再另行通知。這條航線要停靠的港口包括青島、寧波、上海、釜山、溫哥華,以及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等。同時,現有航線也要取消在北卡的威明頓港口停靠。
分析師指出,北美貨櫃運輸量減少,將對經濟和供應鏈造成重大沖擊,例如,每趟航行裝載8,000至10,000個TEUs(20尺標準貨櫃)的船隻萬一不跑了,就整個貨運產業來說,相當於640,000至800,000個貨櫃工作量消失。
也就是說,萬一這好幾十萬的貨櫃量都不見的話,好多相關工作都會跟着減少,像是港口起重機的作業、收取的相關費用、境內的陸海空複合運輸,甚至連倉儲存量都會下降。
世界貿易組織(WTO)於16日示警,在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實施後,將造成全球未來貿易活動急速惡化。美國物流公司JB Hunt,就是受到新關稅的不確定性因素所影響,目前股價已跌到2020年11月以來最低。
丹麥航運顧問公司Sea-Intelligence直言,無法知道訂單數量減少對船隻時刻表的影響有多大,目前沒有模型可以推斷,不過,在亞洲與美國這條航線上的貨櫃,大多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目前,全球進口美國的貨櫃中,中國大陸佔了30%,但卻佔了亞洲進口美國貨櫃的54%。
根據統計,從三月最後一週到四月第一週,全球和美國貿易的訂單大幅減少,包括服飾與配件,以及羊毛、針織和紡織品的價格都大跌超過50%。中國大陸輸美的主要產品中,像是服裝、玩具、傢俱和體育器材等,現在都需要繳納高額的關稅。
分析師指出,遠洋貨櫃船公司需要塞滿艙位纔可以賺錢,故在沒有滿到爆的貨櫃下,是不太會使用大型的貨櫃船來載。因此,爲了確保船隻有一定的載運力,取消既定的船期就是一種必要的選擇。
在中國大陸與美國的貿易量逐漸減少下,越南趁機崛起,從運費就可看出端倪。因美國貨主對貨物還是有進口的需求,從越南胡志明到南加州洛杉磯港口的貨櫃費用,四月已大漲24%。
挪威航運費用分析公司Xeneta統計2025年的資料,中國最大的貨櫃港口上海,跟越南最大的貨櫃港口胡志明,兩者之間的運費價格差距正在縮小,以40尺大櫃來計算,運往洛杉磯以及長灘的運費差距也在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