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石材訂單遭暫緩!美國關稅「5%變32%」業者急求救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對臺灣實施高關稅,縣府工策會總幹事張福檳(中)與石材產業座談因應。(花蓮縣府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縣議員魏嘉賢持續關切石材產業面對高關稅的衝擊面。(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對臺灣實施32%的高關稅,過去花蓮石材產業出口到美國關稅約5%,面對突如其來高關稅,已有部分業者國內訂單遭暫緩,初估影響達15%,縣府赴美崙工業區及光華光業區掌握實際困境並尋求對策,民代也呼籲中央政府儘速採取應對措施。
花蓮縣以豐富的石材資源聞名,擁有大理石、蛇紋石、白雲石等多種礦產,素有「大理石王國」之稱。根據花蓮縣政府統計,2021年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主要爲石材產業)生產總額約爲209億元新臺幣,佔全縣生產總額的11.3%,在全國該產業中佔比5.3%。
臺灣區石礦製品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建堯指出,石材屬於建築業的末端工序,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衝擊風險,須審慎觀察臺美間後續談判發展。強調在中美貿易競爭背景下,留意整體市場變動所帶來的長期挑戰與機會。
花蓮縣政府近日也密集赴美崙工業區及光華光業區,掌握產業動態,縣府建請中央隨時啓動財政與金融支援工具,包括調降利率、提供低利融資、推動產業轉型等措施,協助企業穩定營運、渡過難關,守住地方產業與就業根基。
縣議員魏嘉賢指出,石材產業是花蓮的重要經濟支柱,提供超過3000個就業機會,此次美國關稅從原本的不到5%暴增至32%,將直接削弱花蓮石材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導致訂單減少,進而影響地方經濟和就業。
他呼籲中央政府主動與美國展開對話,爭取降低或豁免對花蓮石材等關鍵產業的關稅,減輕企業負擔,並協助石材業者開拓其他國際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分散風險,確保地方經濟與民生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