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麟專欄》假如全球可以「罷免」川普

川普的橫空出世,是美國病態民主的產物,但世界各國不應遭此附帶損害。(美聯社)

這段日子以來,國內報端常見兩個名詞,一爲「大罷免」,一爲「川普」。兩者並無關聯,但在若干臺灣人觀感中,卻同具負面意涵(Negative connotation)。巧的是,兩者俱爲民主政治的產物:前者出自臺灣立法,竟遭政客操弄;後者源於美國選舉,結果殃及全球。

論及兩者的影響,當然川普勝過大罷免。他二度執政未久,已在全球及美國內部造成空前的颶風型影響。「應付川普」成爲各國政府及經貿科技業者的當急要務。

毫無疑問,川普是個「非典型總統」。他的出線,客觀上代表美國社會走向「非典型發展」的結果:政商勾結、貧富差距、族羣歧視與焦慮仇恨。美國選民想選擇一位反傳統的領袖力挽狂瀾,但不幸地,主觀上川普也有下列幾個「非典型特點」。

一、違反美國原則,處事利令智昏:川普日前裁撤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裁減美國之音、自由歐洲和亞洲電臺,這些都是過去美國海外統戰的工具。他巴結普丁與習近平等共產國家領袖,卻勒索歐盟、加拿大與巴拿馬等盟國友邦。川普凡事以金錢考量,不顧美國傳統原則,搞得敵友不分,親痛仇快。

二、藐視司法制度,罔顧國會監督:川普原涉多案被訴,當選後司法部將之一筆勾銷。可是他不知低調收斂,反而對拒絕撤銷的特別檢察官,揚言就任總統後「兩秒鐘」炒他魷魚。他取消出生公民權,被聯邦法官判決違憲,可是他決定上訴聯邦最高法院,視憲法爲無物。任何重大舉措,喜以行政命令爲之,將「國會監督」拋諸腦後。

三、財經知識狹隘,決策過程兒戲:川普認爲「關稅解百憂」,害得各國要服「百憂解」(抗憂鬱藥)。日前宣佈對全球輸美汽車及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各國譁然。類似此種兒戲型的決策行爲,使得全球瀰漫恐慌,業者與消費者無所適從。「地緣政治」在川普眼中只剩下「地緣經濟」,甚至窄化爲「川緣經濟」矣!

四、昧於國際知識,言行率性而爲:川普畢生從事房地產商與實境電視節目,國際知識淺薄,因此提倡「常識」以掩其短。可是身爲一國之君,不知藏拙,常在社羣媒體上口不擇言。選前吹牛俄烏戰爭可在「24小時解決」,妄稱臺灣「偷」了美國晶片。類此宵小誑語,居然出自總統之口。難怪最近美國爲人父母,警告兒童勿看川普社羣媒體「Truth Social」,因爲裡面一大堆謊言與粗話!

五、爲人態度傲慢,動輒牽拖他人:川普上任後華府附近發生空難,他竟歸咎前總統歐巴馬任內,依據「多元、公平及包容」(DEI)原則,任用身障人士擔任塔臺管制員,以致發生空難。另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激辯時,再次牽拖前總統拜登,直呼他「笨蛋總統」(Stupid President)。川普的傲慢態度與所造口業,無人能出其右。

六、用人獨賴愚忠,閣員良莠不齊:川普首任期間與若干閣員不歡而散,因而此次用人唯忠是賴、不計能耐。他又習於個人作秀,不善領導,以致產生馬斯克變成「超級總統」、國防部長與媒體主管在羣組上共享作戰密息、國務卿被架空等光怪陸離之現象。論者判斷,「川普蜜月」恐怕不會維持太久。

七、心態偏離正常,過度自戀自大:2017年,耶魯大學曾邀請27位心理學家分析川普,後將結論出版專書《川普的危險案例》。其中指出川普有兩點特徵:「心態偏離正常」(Malignant Normality)與「病態自戀」(Pathological Narcissism)。那是川普1.0時的診斷,現在川普2.0伊始,症狀只會更嚴重。

上述僅爲犖犖大者。無論親川者如何解釋或自圓其說,這次美國選出的總統,無能無品、剛愎自用,而且心智反常、詭異難測,完美具備了「恐懼的總和」。難怪他執政迄今,全球哀鴻遍地,格陵蘭人諷稱MAGA意謂「Make America Go Away」。川普的橫空出世,是美國病態民主的產物,但世界各國不應遭此附帶損害(Collateral Damage)。他們看着臺灣熱衷「大罷免」,說不定幻想:假如能夠罷免川普…多好!

(作者爲前大使、國立清華大學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