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赴日取經 借鏡東京軌道經濟與社宅經驗打造新城市

桃園市府團隊赴日考察東京與橫濱等地軌道經濟與都市更新案例,實地參訪國立站、吉祥寺站、虎之門之丘等共構車站與社區發展場域,汲取日本在車站立體化、TOD模式與全齡友善住宅政策上的成功經驗,作爲桃園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借鏡。(桃園市政府提供)

爲深化城市規畫與軌道經濟發展策略,桃園市長張善政日前率團赴日取經,21日市政會議由捷工局及都發局專題報告「日本軌道經濟車站開發考察成果」。市府團隊實地走訪東京、橫濱等地,借鏡日本車站立體化、TOD(大衆運輸導向發展)、都市更新與全齡住宅政策,將其成功經驗轉化爲桃園軌道經濟與社會住宅建設的借鏡與參考。

捷工局表示,市府團隊深入瞭解如國立站、武藏小金井站、吉祥寺站等透過鐵路高架化,串聯社區空間與橋下商業設施的案例,強調車站不僅是交通節點,更是生活核心。國立站歷史建築保存與現代生活融合的做法,以及nonowa商場的社區連結,成功展現了交通建設與在地文化共融的可能。

另團隊也實地探訪麻布臺之丘、高輪Gateway站、虎之門之丘等地標級開發案,從都市更新、商業機能整合到國際化空間設計,見證東京如何透過適度放寬容積、立體道路設計與文化資產保存,打造智慧城市與未來生活場域。

都發局表示,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市府也前往千葉市「幸町團地」考察,該區透過「社區整體重建」結合高齡者照護、租屋保障、醫療資源與公設改善,不僅翻轉老舊社區形象,也成功吸引年輕族羣移入,實現世代共融的全齡友善居住環境。

都發局說,市府於今年4月完成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改制,作爲專責推動住宅政策的平臺。該中心將強化租屋補貼與保障制度、發展「附帶服務型高齡者住宅」、整合無障礙設施與在地醫療,並積極引進社福資源與民間力量,共同營造能「住得起、住得好、住得久」的理想環境。

市府未來也將結合軌道發展,推動TOD核心區域的社宅興建,採「容積獎勵換公益回饋」機制,規畫可負擔住宅與長照設施,並將社宅融入社區生活、避免污名化,讓弱勢與一般市民都能共享公共資源與便利交通,打造真正有溫度的宜居城市。

目前桃園正在推動多項軌道經濟與土地整開計劃,包括捷運綠線G12至G14站、中壢多功能體育園區、A20與A21站周邊開發案等,總開發面積超過600公頃,市府將以日本經驗爲參考,推動以人爲本、世代共融、永續發展的城市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