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折!不良資產項目掛牌價跌破1折 多家金融機構加速處置不良資產 減輕歷史包袱
財聯社5月17日訊 (記者 曹韻儀)今年一季度,銀行不良貸款轉讓成交規模同比激增,二季度同樣延續了趨勢。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7日,5月已有超15家機構掛牌超50筆不良資產轉讓項目。
但在轉讓規模和掛牌速度增長同時,另一方面卻是平均本金回收率下降。以5月16日,浦發銀行發佈兩期不良資產轉讓公告爲例,未償本息總額爲14.86億元,競拍起始價爲3千9百萬元,跌破1折。有報告指出,部分階段掛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批量轉讓項目起拍價格僅相當於本金的5.71%。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不良貸款轉讓能夠助力機構減輕歷史包袱,將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拓客、風控等業務上。“銀行通過打折轉讓或出售不良貸款,加速不良資產的出清。這一舉措不僅能夠釋放資本、降低風險加權資產規模,進而提升資本充足率並確保合規性,還能有效減少損失準備金的計提壓力,從而改善銀行的盈利能力。”
5月超50筆不良資產轉讓項目掛牌 降低風險加權資產規模
二季度,金融機構延續不良資產出清轉讓加速趨勢。日前,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發佈兩期不良資產轉讓公告,未償本金總額分別爲12.58億元和14.86億元,加權平均逾期天數均已超4年。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7日,5月已有超15家機構掛牌超50筆不良資產轉讓項目。根據銀登中心發佈的2025年一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統計數據(以下簡稱“統計數據”)卻揭示了另一面:一季度銀行不良個人貸款轉讓成交規模達370.4億元,同比激增761%。從批量處置個貸不良資產類型結構來看,個人消費貸款佔比超過七成。
“無論是銀行還是消費金融,個貸不良的壓力還在持續,尤其是股份制銀行的不良資產轉讓額度更大,無論是經營貸還是信用卡的不良率都在上升。”有銀行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過去幾年,資產轉讓成爲零售不良資產處置的主要模式。“與對公業務的不良貸款不同,零售不良資產的特殊性在於其債務人主要爲自然人,借款金額小、分散度高,傳統的催收追償手段效率低下,訴訟追償受限於司法資源,難以規模化開展。同時,雖然通過呆賬覈銷可以對不良資產進行快速處置,但對銀行利潤侵蝕較大,也難以大規模應用。”
從數據來看,消費金融機構也在密集掛牌。比如,5月12日,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金融”)於銀登網最新披露三期個人貸款不良轉讓項目,而今年以來招聯金融轉讓個人不良貸款項目已經達到第11期。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今年轉讓的個人不良貸款項目已有4期,且加權平均逾期天數從2306天縮短至5個月左右。
不過,金融機構加速出清不良資產也是對銀行業務的綜合考量。
“對於金融機構而言,不良貸款轉讓能夠助力機構減輕歷史包袱,將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拓客、風控等業務上。”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加速出清一方面是由於監管部門近年來不斷強化對不良資產處置的關注,另一方面也是機構立足於貸後管理現狀。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也表示,銀行通過打折轉讓或出售不良貸款,加速不良資產的出清。這一舉措不僅能夠釋放資本、降低風險加權資產規模,進而提升資本充足率並確保合規性,還能有效減少損失準備金的計提壓力,從而改善銀行的盈利能力。
個貸轉讓業務平均折扣爲4.1% 銀行積極減輕歷史包袱
在不良資產加速出清的同時,是不斷下降的本金回收率。銀登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的平均折扣率爲4.1%,平均本金回收率爲6.9%,環比分別下降0.7個、0.4個百分點,同比分別下降0.5個、1.9個百分點。按資產類型來看,個人消費貸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的平均折扣率較低,僅爲3.8%,而信用卡透支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的平均本金回收率最低,僅爲5.8%。
“從出清的不良資產來看,不少已被劃分爲損失類貸款,意味着採取所有措施後仍無法收回本息,這也是金融機構願意以突破1折的低價轉讓的原因。”上述銀行人士表示。
從掛牌轉讓價格來看,不少資產掛牌價已突破1折“地板價”。比如,廈門金美信消費不良資產包價格低至約0.26折,而這情況在今年不算少見。螞蟻消金2025年第1期個人不良資產包未償本息總額爲5.81億元,公開競價起始價爲5020萬元,約爲0.86折;興業消金2025年第一期1.02億元的不良資產包,起拍價爲457萬元,約爲0.4折。
“與對公資產相比,消費金融行業的個貸業務通常沒有抵押擔保舉措。從處置價格來看,不良資產包1折以下定價已經成爲常態,甚至有不良資產包低至0.1折。機構敲定這類起始價時,考量的因素與貸款業務基本屬性有所關聯。例如,逾期時間越長,回收的可能性越低,故價格也會產生更大折扣;再如件均越大,同樣也會影響到回款效果。”蘇筱芮指出。
根據相關轉讓數據,逾期一年以內的資產成交的平均本金折扣率約爲14%,逾期一至三年約爲10%,逾期三年以上約爲5%。逾期時間越長,可聯率越低,後續催收的難度越大,銀行轉讓不良資產的價格也相對較低,損失越大。
興業研究相關研報指出,2025年以來,部分銀行以極低的價格對信用卡不良貸款進行“打包清倉”, 部分階段掛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批量轉讓項目起拍價格僅相當於本金的5.71%。
“隨着信用卡不良轉讓業務規模的擴大,未來銀行的短逾期天數信用卡不良貸款轉讓或將逐步增多。“報告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