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20餘年北京西北四環啓動大修
來源:北京日報
7月20日零時,西北四環(南沙窩橋-健翔橋)大修及環境提升工程全面開工。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該工程將提升道路橋樑功能,增強安全韌性,提升路域視廊景觀,實現道路線性空間與城市肌理的有機融合,打造“更安全、更通暢、更舒適、更怡人”的城市環廊。該工程按照“先路外、後路內,先地下、後地上,先設施、後路面”步驟實施,預計年內完工。
四環路已投入運行20餘年
西北四環(南沙窩橋-健翔橋)長18.3公里,主線有橋樑58座,沿線設10座人行天橋及5座地下通道。該道路最初定位爲外圍環城快速路,現已成爲服務首都功能的重要環廊。
記者瞭解到,四環路於2000年-2001年分段建成通車,已投入運行20多年,遠超15年設計使用年限。目前,西北四環主路存在瀝青面層整體老化、通行舒適度有待改善等問題,部分出入口通行效率也有待提升,沿線城市傢俱老舊、綠化彩化不足、路域景觀單一。
爲提高西四環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市交通委經充分研究論證,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果、提增效益,決定開展西北四環(南沙窩橋-健翔橋)大修及環境提升工程。
同步更新多處老舊聲屏障
爲了“根治”西北四環道路病害,提高行車舒適性並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市交通委聯合專業機構,論證確定瀝青路面結構方案:面層採用環保橡膠瀝青混合料,具備耐用、高溫穩定、低溫抗裂等特性;選用玄武岩骨料提升路面耐用性。
工程還將更新多處老舊聲屏障,增設主路全線緊急停車帶,提升道路安全韌性,優化全線出入口交通組織,改善節點交通狀況,並整合精簡交通標誌杆具,營造更清晰、規範的交通指引環境。
智慧交通方面,市自駕辦建設智能網聯車路協同設施,提高交通智能水平,市公安局交管局將增設44處監控設施,提升交通管理效能。此外,市交通委結合道路景觀與防護需求,組織實施主路道路橋樑防撞護欄維修,並會同市水務部門治理沿線積水點、更新排水設施,減少積水隱患。
景觀美化打造花園式交通廊道
隨着大修工程的開展,四環路的顏值也將提升,助力首都花園城市建設。市園林綠化局組織海淀區政府同步開展沿線綠化景觀提升工程。提升工程將堅持應綠盡綠、花化彩化的原則,以道路線性空間爲載體,系統打造以月季環廊爲主、重要節點點綴花箱、邊角區域復綠的多層次綠化景觀。同時,工程將對沿線多處路塹擋牆和天橋實施立體綠化,使天橋融入整體綠化景觀,成爲連接道路兩側綠化的連廊。
工程同步整治提升沿線景觀,打造舒朗的視覺廊道。通過提升多座地下通道的內部環境和多組地標建築、橋樑的景觀照明塑造高品質通行空間。
此外,市交通委牽頭實施橋體、杆體、護欄等設施的融合設計;按照沿線橋樑、重要通道統一色調、風格一致的原則,同步塗裝沿線橋樑、天橋橋體,確保設施整潔美觀。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實施五棵松橋北等21處橫跨四環路架空線入地,淨化道路通行視廊。海淀區政府整治提升五棵松等橋下空間,緩解橋下燈控路口交通擁堵,並增加社會停車位供給。
提示
部分路段分段封閉施工
本次施工爲每日23時至次日5時夜間作業,日間施劃臨時標線恢復交通。7月19日至8月15日,西四環路(五棵松橋-四海橋)9公里將根據施工進度採用分段封閉施工導行方案,封閉路段所有出入口封閉施工,過往車輛請服從現場民警及導行人員指揮由輔路通行。其餘路段在進行病害處理階段採用半幅施工半幅導行(佔用內側或外側3車道施工、剩餘1條車道通行)、主路表面層施工採用分段整幅斷路,過往車輛由輔路通行。市交通委會同交管部門,利用道路顯示屏、導航軟件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告知施工組織安排及交通疏導、繞行信息。(本報記者 孫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