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333過時了 醫師曝最新標準:少於10分鐘也有效
醫師王思恆分享,「運動333」已過時,如今改建議民衆「每週累計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飲食高油、高鹽,不少人爲了管理身材體態會固定健身、運動,有醫師分享,過去雖然常講「運動333」,但這種說法其實已經過時了,因爲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要達到「心跳每分鐘130下」的運動效果也不太一樣,如今改爲建議民衆「每週累計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不論是快走、爬山、超慢跑都很適合,單次就算不到10分鐘也有效。
醫師王思恆今(11)日在臉書「一分鐘健身教室」表示,過去大家宣導運動333,也就是每週運動3天,每次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但如今標準已經變了,改爲建議「每週累計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王思恆解釋,心跳每分鐘130下的標準,實際上對不同人的差異很大,以普通壯年人來說,心跳每分鐘130下其實只能達到暖身階段,但對於70歲的老人家來說,又需要非常高強度的運動,根本撐不了10分鐘,儘管是達到相同的心跳數,但訓練效果完全不一樣。
王思恆說,衛福部健康署有新的建議標準,就是每週累計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而所謂的中等強度則是「運動到呼吸急促,說起話來不太自在,但還能完整講完一句話的程度」,包括快走、爬山、超慢跑等運動都很適合,只要每週累計150分鐘以上即可,就算單次少於10分鐘也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