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最佳5種運動 醫:抓對時間、頻率纔有效

醫師陳潔雯盤點了5種能有效降血壓的運動方式,其中效果最佳的是等長運動訓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運動是幫助降血壓的良方,但究竟要選哪種較好?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盤點了5種能有效降血壓的運動方式,其中效果最佳的是等長運動訓練,像是推牆、抓握靜蹲、靜止推舉等。不過,她也提醒,若想發揮最佳降血壓效果,抓對時間、頻率十分關鍵。

醫師陳潔雯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運動已經被多篇國際論文認可具降低血壓的作用,主要透過2大生理機轉,首先是運動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這是一種強效的血管擴張劑,可減少血管阻力,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有助放鬆血管、降低血壓;另外是透過調整膠原和彈性蛋白的平衡,降低動脈僵硬度,使血管更具彈性,進而降低血壓。

陳潔雯進一步提及,根據2023年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研究指出,有氧運動訓練、動態阻力訓練、綜合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以及等長運動訓練這5種運動模式更有利於降血壓,關鍵除了上述2大生理機轉外,還具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改善局部血流分配、誘發壓力反射調節的作用。

陳潔雯說,若想讓這5種運動的降血壓效益最大化,務必要抓對時間、頻率,並將各項執行細節整理如下:

1、等長運動訓練:是指讓肌肉維持在一定「長度」的情況下持續用力,常見動作包括推牆、抓握靜蹲、靜止推舉等。每週進行3~4次,每次訓練至少10~20分鐘。每個動作應持續30秒~1分鐘,每次訓練可進行2~4 組,每組間休息1~2分鐘。

研究顯示,等長運動是目前被認爲最能有效降血壓的運動,經過4~8周的訓練,能使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5~10mmHg。

2、有氧運動訓練:根據美國運動協會ACSM的定義,有氧運動是指能維持20分鐘以上同時有使用到大肌羣(像是大腿、闊背肌)的運動,如跑步、快走、游泳、騎自行車、跳繩等。每週至少3次,每次運動持續20~60分鐘。

3、動態阻力訓練:主要是透過改變關節角度的運動來訓練肌肉的運動模式,如深蹲、臥推、拉力器訓練、啞鈴訓練等。每週進行2~3次,每次訓練30~60分鐘。

4、綜合訓練:將有氧運動訓練和阻力訓練相結合,例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搭配深蹲、啞鈴舉重、彈力帶訓練等阻力訓練。每週進行3~5次,每次訓練通常會持續40~60分鐘。

5、高強度間歇訓練:是指短時間運動強度可達到最大心率85~95%的運動,例如全力衝刺、快速跳繩或高強度的體重訓練(如深蹲跳、俯臥撐等)。每個高強度運動段之後,會有一段較低強度的休息或活動期,通常爲30秒~2分鐘。每週進行3~4次,每次訓練的總時間通常爲15~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