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IPO、智元“借殼”,機器人下一波勢必更兇猛
機器人大浪來襲!
此前不久,智元機器人擬通過公司及核心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以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的方式取得上緯新材(40.160,6.69,19.99%)(688585)控制權,被外界解讀爲“借殼上市”,截至7月21日午盤,上緯新材股價連續漲了9個板,股價翻了5倍之多。現在又一個關於機器人的重磅新聞襲來。
7月18日,中國人形機器人龍頭的IPO之路正式開啓:證監會官網顯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宇樹科技”)開啓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爲中信證券,吉利、騰訊、阿里、螞蟻、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等都是股東。
自今年央視春晚舞臺上“扭秧歌”亮相以來,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可謂風光無限,吸引了全球人的眼睛,成爲中國人形機器人的“世界代表”。這並非沒有事實依據,據報道,近期,宇樹科技成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5年全球獎獲獎者,是本屆10個全球獎獲獎者中唯一的中國代表,而浙江省因此實現WIPO全球獎零的突破。宇樹科技獲獎是憑藉在機器人運動控制、高性能關節電機及實時系統等核心領域的突破性創新。
據報道,目前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全球第一,其Unitree Go1四足機器人累計出貨量超5萬臺,佔據全球消費級足式機器人市場60%以上份額。在前不久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公司年度營收已超10億元。他認爲,機器人領域已成爲全球除人工智能以外最受矚目的行業,“我們一直非常相信,跟通用AI一起的通用機器人必將成爲未來科技的主流路線。未來3-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服務業、家用、工業場景、危險場景、救援救災場景都有推進”。
資本市場正爲機器人而興奮。受宇樹科技IPO消息刺激的影響,7月21日,即便在雅下水電概念搶風頭的情況下,人形機器人概念板塊也表現良好,一度上漲了2個多點,成爲市場的亮點。據數據寶統計,截至7月18日,一些間接參股宇樹科技的上市公司年內平均股價漲幅超過18%,其中中際旭創、雪龍集團、臥龍電驅年內股價漲幅均超過45%。而百餘隻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年內平均漲幅接近35%,晶品特裝、勝宏科技、襄陽軸承等6股獲加倉均超過100%。
資本市場的興奮刺激了相關公司和資金投入的激情。7月6日,港股公司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組裝測試運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四川自貢舉行,計劃總投資約2.5億元;7月7日,星動紀元官宣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7月9日,智元機器人完成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機器人工業現場常態化作業直播……毫無疑問,機器人賽道正成爲當前最爲火熱的戰場。據報道,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已邁入規模化量產的新階段。
“物理AI(機器人)將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其影響力遠超自動駕駛。”英偉達CEO黃仁勳曾表示,人形機器人將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爲此,英偉達已構建全棧式機器人生態,覆蓋硬件、軟件、開發生態。
全球機器人競爭格局正在深化演變中,不過也有人擔心,現在光伏、汽車產業都那麼內卷,機器人賽道會不會重蹈覆轍?
筆者以爲,有這個可能性,但較低,至少暫時不會出現,原因在於機器人的技術壁壘更高,它涉及精密機械、AI、控制算法等多學科融合,新玩家突破週期需要時間更長,它的複雜性遠高於光伏組件的技術同質化。另外,光伏的運用場景相對單一,主要就是發電,而機器人應用分散於醫療、安防、工業等數十個領域,企業可通過垂直場景建立護城河。
所以筆者以爲,宇樹科技IPO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里程碑,它意味中國機器人發展新浪潮的掀起,而它也僅是開始,機器人的下一波,勢必更兇猛。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