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想轉售 建商逼原價解約
全臺預售屋解約潮正席捲,新青安貸款政策激起購屋熱潮,卻因限貸令導致預售市場風險浮現。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青安貸款掀起小資族購屋熱,但去年八月限貸令上路後,預售屋主今年起申辦貸款時,因貸款額度不足,掀起解約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七大都會區預售屋解約量近千件,年增率近六成,主要集中在桃園市、臺中市與臺南市。
有預售屋主抱怨,原以爲新青安是首購族買房利多,沒想到被限貸令打擊到,解約斷頭還得付違約金,欲哭無淚。
竹北市有民衆以每坪四十二萬元買預售屋,如今行情已達每坪五十八萬元,明年要貸款交屋,他擔心行庫緊縮貸款額度,決定忍痛拋售,他找到願意以每坪四十五萬元承購的買家,請建商協助換約,但遭「法律不允許」拒絕。
新竹另名民衆買每坪廿五萬元預售屋,行情已達四十萬元,屋主擔心怕貸款成數不夠,得補足餘額資金壓力大,打算以每坪三十多萬元讓出,建商拒絕換約,欲以原價收回,雙方正卡關中。
臺中海線沙鹿、清水、梧棲與屯區,還有中科周邊臺積宅、捷運藍線宅蛋白區,過去三、四年房價漲幅可觀,新案均價從每坪廿萬飆到卅五萬元,但去年迄今景氣走弱,蛋白區供給量高,剛性支撐不足,賣壓沉重,成爲預售屋解約「海嘯第一排」。
根據市調機構五九一實價登錄統計,今年一至五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年增率近六成,預售屋出現解約潮,下半年恐加劇,解約量集中在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前年八月中央端出新青安政策,房市交易熱度升溫,也導致低總價物件價格上揚,去年下半年央行加碼信用管制,各大行庫強化放貸內控,市場景氣收斂,貸款額度不足也就愈來愈嚴重,若現金不足只能忍痛退場。
業界表示,受衝擊最嚴重的族羣,就是去年簽約買預售屋,今年要交屋申貸的買方,簽約價格落在高點,如今銀行鑑價很難比照辦理,尤其是蛋白區因不景氣,鑑價很難達八成,或額度價差約一、二百萬元,便有可能斷頭解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