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近138億 臺鐵自評甲等困擾交部

臺鐵去年爲公司化元年,行車事故卻暴增到1009件,帳面虧損137.9億元,雙創新高。圖爲臺鐵日前在七堵調車場調車線出軌,輾壞轉轍器及相關設備,經搶修後,恢復作業功能。(臺鐵提供)

臺鐵去年爲公司化元年,1年的行車事故卻從777件暴增到1009件,帳面上也虧損137.9億元,雙雙創新高,但近期臺鐵自評考成爲甲等,替員工爭取2個月的考覈獎金,外傳讓交通部相當困擾,今日將和臺鐵與相關單位開會審議。

2024年臺鐵行車事故暴增,比公司化之前多出232件,也是首度突破千件,臺鐵解釋與0403花蓮大地震有關,但該理由未必能得到交通部認同。目前臺鐵去年有2件案子正由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中。

此外,臺鐵公司化元年帳面大虧137.9億元,爲史上新高。但臺鐵認爲,去年揹負的政策性負擔近200億元,包括運價未能合理反映成本104.6億元、提撥職工福利金23億元、配合地震及颱風便民服務政策,維持列車班次運作16.52億元、土地及建物產權轉移,增加產權移轉所需規費1.98億元等。若扣除相關成本,臺鐵2024年實則有賺錢。

其他國營單位如中華郵政、臺灣港務公司、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等,也以甲等報給交通部,各單位將開會檢視主張是否合理,並在3月底前報給行政院。

至於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油、電、糖、水2024年獲利表現,僅臺糖一枝獨秀,稅前淨利57.71億元,目前正研擬漲電價的臺電,去年稅前虧損411億元,中油虧355億元,臺水也因投入自來水工程虧損41.8億元。

經濟部官員表示,由於臺電、中油、臺水等配合政策,照顧民生經濟,以致虧損,績效獎金應會酌予考量,核給2.4個月,考成獎金的核發,除需符合多項條件規範,送行政院覈定,應會在7月明朗化。

國營銀行中,臺銀去年稅後純益289.6億元、土銀146.4億元,輸銀15.1億元,均創歷史新高,盈餘超過預算,國營銀行的員工最高確實可拿到4.4個月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