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3月14日|南方教研大講堂第141場——數智賦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初中數學專場)

01

活動主題

數智賦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

02

活動簡介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計生動的教學活動,促進數學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在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下,數智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融入教育領域,成爲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驅動力。促進數智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既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模式創新的關鍵路徑。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數智賦能課堂教學已經初顯成效。但是,通過調研和課堂觀察研究發現,仍有部分教師存在對數智技術賦能課堂教學價值認識不足、數智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實施路徑不清晰、科學整合數智化教學資源的策略單一等亟待突破的關鍵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本次活動以“數智賦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爲主題,聚焦數智技術在教學場景中的創新應用,通過活動介紹、課例展示、教研沙龍、專家視點、活動總結等環節,深入探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科學運用數智化教學資源、構建智慧學習環境、創新教學策略等關鍵問題。期待爲一線教師提供可借鑑、能操作、可推廣的理論指引、實踐經驗與做法,推動初中數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03

活動時間

2025年3月14日14:30—17:30

04

指導單位

廣東省教育廳

05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06

支持單位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

韶關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韶關市武江區教師發展中心

07

活動平臺

教研網、觸電新聞、廣東教育Plus、廣東教育研究、廣東教育傳媒、先生說、和教育、粵教翔雲

09

活動議程

10

專家簡介

郭衎,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優先關注課題,參與教育部重大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國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在《教育研究》《教育學報》《比較教育研究》《數學教育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基礎教育成果獎一等獎等。

鄭錦鬆,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初中數學教研員,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碩士學位。主持部級課題一項,主持或參與省級課題四項,曾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在《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出版著作兩部,主編著作一部,編寫出版教學改革資源十多冊。

伍曉焰,廣州市教育研究院中學數學教研員,中學數學正高級教師。廣東省基礎教育學科教研基地(廣州市初中數學)主持人,華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實踐導師,廣州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廣州市中學數學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研究的成果獲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廣州市嘉獎,受聘爲教育部國培培訓專家,人教版講師團培訓專家,廣州市百千萬名教師實踐導師,廣州市骨幹教師理論導師,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課程建設指導專家。主持或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10項,個人專著4本,主編出版書籍數三十多本。

劉迎春,現任韶關市武江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初中數學教研員,是廣東省基礎教育學科教研基地項目(韶關市初中數學)基地成員,先後被評爲韶關市武江區首批基礎教育名教師、韶關市第二批中小學學科帶頭人、韶關市優秀教師、韶關市優秀教研員。近年獨立主持省級課題2項、市級課題2項,獲韶關市中小學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論文獲省特等獎2篇,獲省、市一等獎多篇。

黃纓,正高級教師,從教30年,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智能教育名師省級培養優秀學員、深圳市骨幹教師、華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第二師範學院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與指導專家庫專家、深圳市城市學院繼續教育授課專家、惠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兼職副教授,深圳市繼續教育課程授課教師、羅湖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劉護靈,碩士,中學高級教師,2017年廣州市新一輪百千萬名教師培養對象(第三批),2022年廣州市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曾任廣州市第十六屆數學特約教研員,廣東省初等數學學會常務理事。參與省、市課題研究多項,2018年獲海珠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發表研究成果20多篇,論文《高三數學複習“說數學”活動探析》被核心期刊人大複印資料《高中數學教與學》全文轉載,出版專著《技術融合,深度教學——GeoGebra與中學數學的深度融合》。近十年的在研項目方向是: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深度融合。

蘇國東,廣州市真光教育集團大備課組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廣東省初等數學學會副秘書長及分會副會長,廣州市數學特約教研員,市十佳數學青年教師,市技術賦能教學骨幹教師,市骨幹班主任,市名師工作室成員,荔灣區名教師,區青年教學能手,區數學中心組組長等。獲廣東省教育創新成果獎、廣州市教學成果、教研成果獎等4項,教育部級優課及精品課4節,主講廣州市教師繼教課程40門,主持省市規劃課題等13項,出版專著1部,公開發表論文94篇。

張凱旋,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初中數學一級教師,廣州市黃埔區中小學骨幹教師,廣州市初中數學中心組成員,黃埔區初中數學中心組成員。廣州市吳光潮名教師工作室助手,廣州市李小兵名教師工作室成員。廣州市第七、八屆中學數學(初中組)十佳青年教師。曾獲第三屆廣州市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初中數學組一等獎、廣州市講題比賽一等獎、廣州市解題比賽二等獎、廣州市教學設計比賽二等獎等獎項,課例曾獲“基礎教育精品課”省、市級優課。

高磊,現任廣東韶關實驗中學八年級主任,曾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教學人員、優秀管理工作者、年度總評優秀等榮譽;撰寫多篇教育教學論文榮獲市級、校級獎項;主持和參與市級課題各1項,並順利結題;多次承擔市級公開課和“送教下鄉”示範課,並獲得一致好評;曾榮獲“廣東初中數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榮譽。

11

教研網

觸電新聞

廣東教育Plus

廣東教育研究

廣東教育傳媒

先生說

和教育

粵教翔雲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