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㵢:臺美談判導向貿易、投資、科技合作 助阻中獲高端科技

我國駐美代表俞大㵢。圖/聯合報資料照

美國川普政府陸續寄出關稅通知函,不過尚未公佈對臺的關稅稅率,我駐美代表俞大㵢10日表示,臺灣在科技產業和人工智慧(AI)發展上是美國「完美的夥伴」,並認爲臺美貿易談判會走向有成效、多產的貿易合作;俞大㵢也呼籲說,美國應該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畢竟中國大陸是美國最立即的對手。

臺美關稅談判如火如荼,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率談判團隊赴華府,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展開第三輪實體磋商。

俞大㵢10日接受美國媒體節目「戰情室」(War Room)主持人巴農(Steve Bannon)專訪,闡述臺灣致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臺灣非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及臺灣何以對美國重要等議題。

俞大㵢在節目中指出,中國對臺軍演已經成爲爲潛在衝突的練習,並持續透過脅迫、滲透等手段來影響臺灣,並以中國日前宣佈,啓用M503航道來銜接W121航道爲例。

俞大㵢也說,中國企圖錯誤詮釋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誆稱臺灣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惟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臺灣;俞大㵢也說,美國應該重視印太地區,強化美國在印太的影響力,尤其中國是美國最立即的對手。

此外,面對即將到來的AI未來,俞大㵢說,臺灣和美國是完美的夥伴,就像現在美國設計晶片,由臺灣生產製造;俞大㵢說,臺積電日前也宣佈投資美國,總投資額達1650億美元。

俞大㵢也說,臺灣生產全球超過9成高階晶片,如果臺海發生戰爭或衝突,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後果,也關乎我們重視的自由及民主理念。

俞大㵢也在節目上說,臺灣目前還沒有收到關稅通知函,但認爲臺美的貿易談判將會導向有成效、多產的貿易、投資和科技合作,也有助於出口管制,防止中國取得高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