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資,最新研判!

(原標題:科技投資,最新研判!)

季報密集披露後,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基金經理的"投資密碼書",這不僅是持倉數據的簡單羅列,更是投資邏輯的深度呈現。隨着DeepSeek引領的人工智能板塊強勢崛起,市場對於科技主題投資的關注度持續提升,也希望通過季報中的分析展望,爲自身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而在科技投資領域,匯添富基金憑藉完善的團隊架構和專業細緻的分工協同,能夠將複雜的科技產業碎片梳理成全景式的產業拼圖,並在匯添富“平臺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的投研體系下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那麼匯添富科技投資基金經理今年的一季報,有什麼看頭?

科技投資信心加碼

在此次披露的季報中,基金經理普遍表達了對國內科技行業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投資機遇的信心。

楊瑨表示,一季度中國與海外的科技產業表現分化較大。中國互聯網龍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加速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恰好較美國雲廠商滯後一年左右,且半導體國產替代在設備、晶圓製造、芯片設計等多個環節進展順利,這增強了市場對中國科技行業發展的信心。

馬磊表示,一季度以有色、汽車、機械等上游資源和泛機器人板塊表現優異,反映了投資者對新興科技創新代表機器人的信心提升。從中長期看,他認爲中國芯片產業成長空間大,產業具備孕育出一批優質大型公司的機會。一方面,芯片是數字經濟、萬物互聯的基礎,下游新興應用不斷出現,芯片總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如 AI 人工智能、智能駕駛、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AI 智能終端等。另一方面,芯片是國家經濟、軍事安全的核心底層技術,是中國製造業升級的卡脖子環節,因而芯片國產替代需求迫切。

“2025年一季度,中國資本市場走勢分化,最大的亮點無疑是 Deepseek 引領的國內人工智能板塊和特斯拉、宇樹引領的人形機器人板塊。”鄭樂凱表示,對市場總體樂觀,從政策環境來看,2024年9月底的重要會議已經是明確的轉折點,貨幣政策有望保持相對寬鬆,財政政策有望更加積極有爲,對新興產業和民營經濟的支持政策有望逐步加力。

投資佈局看好啥

落實到未來具體投資,基金經理也闡述了各自觀點。

展望2025年二季度,馬磊表示將堅持圍繞芯片產業基準,挑選處於產業主線脈絡的子領域和有阿爾法的個股,重點佈局三大投資主線:一是半導體先進製程國產化,在半導體底層製造方面,聚焦在高壁壘、高國產化彈性的關鍵卡脖子環節;二是 AI 科技創新,本輪全球 AI 大模型創新核心在底層算力突破,重點關注國產 AI GPU算力產業鏈、端側 AI 應用智能終端產業鏈;三是半導體週期復甦,在芯片設計公司中,主業基本面逐步觸底回升,同時有清晰的新成長曲線的公司。

馬翔表示,整體繼續堅守人工智能主線投資脈絡:一方面,國產大模型厚積薄發,推動國內 AI 算力投資持續深化,智能終端創新活力迸發;另一方面,海外大模型迭代與算力投資方興未艾。在新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中國企業積極進取,軟件與硬件板塊均存機遇,將綜合考量企業發展階段、估值及經營趨勢,擇優佈局。

從產業脈絡來看,鄭樂凱看好以下主線: 通用人工智能的技術革命依然在向前推進,模型、算力、應用都在快速進化迭代,特別是最近1年,中國公司在這一輪人工智能浪潮中的參與度和話語權不斷提升,相信這一輪人工智能革命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有望超越移動互聯網; 新興消費成爲大消費板塊的亮點,90後和00後逐步成長爲消費市場主力,推動了穀子經濟、寵物經濟等新的消費業態的快速發展,消費品出海也蔚爲風潮;國產替代持續躍進,中國的工程師紅利和製造業集羣優勢,持續引領國家往產業鏈更高附加值的環節實現國產替代。

專業化分工 團隊化作戰

匯添富在科技投資領域,配置了近20位投研團隊成員,其中基金經理就將近10人,既有像楊瑨、馬翔這樣在TMT領域擁有長期投資經驗的老將,也有像馬磊、沈若雨、鄭樂凱這樣近年來逐漸嶄露頭角的中生代,充足的人員和完善的梯隊配置,保證了匯添富科技投資團隊實現在衆多複雜科技產業鏈的全覆蓋。

研究方面,覆蓋了電子、半導體、通信、計算機、傳媒、互聯網6大子行業,這種“細顆粒度”和“廣覆蓋度”,在公募基金行業並不多見;投資方面,都是由資深研究員經過多年磨礪成長起來的基金經理擔綱。他們經驗豐富,各有所長,有的擅長硬科技投資,有的擅長軟件互聯網,有的擅長消費電子,在各自領域成爲行業“最硬的腦袋”。

在專業化、精細化分工的基礎上,匯添富依靠垂直一體化的投研體系,形成協同高效的分享配合機制,讓“單兵突進”成爲“合成作戰”,使得科技投資團隊對多個科技產業鏈形成完整“拼圖”,構建了既有寬度、又有深度的產業視角,幫助成員抓住產業主線,自上而下突出重點。

不僅如此,科技產業全球分佈,各地區、各市場有着自身優勢與特色,匯添富科技投資團隊在立足中國市場的同時,也特別注重對北美、日韓等海外地區的科技產業前沿的跟蹤和調研,“整合”的視角全面融入全球科技發展的產業鏈研究。尤其是匯添富先後在中國香港、美國和新加坡成立了子公司,有助於投研團隊“近水樓臺”瞭解當地市場動向和趨勢,在“信息差”和“認知差”的雙重加持下,深度挖掘更多全球投資機遇,同時反哺A股投資決策。

專業化分工,規則化投資,團隊化作戰,匯添富在科技投資領域形成的獨特競爭優勢,是其力爭爲投資者提供中長期收益的保證。小編將匯添富旗下部分科技投資基金經理的季報觀點整理分享,也希望能爲投資者的科技投資、基金投資決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資料僅爲宣傳材料,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投資有風險,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人應當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詳細瞭解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