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歲請外看免評8月1日上路 民團憂「搶工危機」已經浮現
80歲以上聘請外籍看護免評巴氏量表,將於8月1日上路,勞動部、衛福部明正式對外說明。民間團體憂心,新制上路後,弱勢家庭未來在競爭外看人力和價格上,充滿困難。民團今高喊「人力要用對地方、重症要優先保障」,「廢除巴氏量表、迴歸長照評估」,要求政府重視。記者曾吉鬆/攝影
80歲以上聘請外籍看護免評巴氏量表將於八月一日上路,勞動部、衛福部明天將正式對外說明。民間團體憂心,新制上路後,據勞動部推估,符合申請資格者暴增至53萬人,推估聘請外籍看護者約10萬人,佔現在聘請人數21萬人的一半以上,弱勢家庭未來在競爭人力和價格上,充滿困難。民團今高喊「人力要用對地方、重症要優先保障」,「廢除巴氏量表、迴歸長照評估」,要求政府重視。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及臺灣社會福利總盟、臺灣活力老化協會、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臺灣失智症協會、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臺灣重症兒360發展協會、桃園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罕見疾病基金會等團體,今天共同舉辦「80歲免評上路 20萬外籍看護家庭搶工危機浮現 」記者會,出席者手上拿着大大的「憂」字,並高喊口號。
八月一日起,「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增列第4項僱主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被看護者凡滿80歲以上,或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2期以上者,得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將於八月一日上路,將來身障族羣、罕病、失智、失能長輩勢必和健康或衰弱長輩,在人力和價格上競爭外籍看護。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新制上路後,新增53萬沒有失能、失智的長輩可以聘請外籍看護,但移工面臨全世界搶工的議題,且國內移工引進人數並未增加,加上已有人力仲介強力廣告,及外籍看護間口耳相傳,愈來愈多外籍看護得知新制,有人主動提及加薪,讓僱主相當煩惱。她指出,此制度首當其衝的是六都已聘僱外看的家庭,恐面臨外看出走。
罕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洪瑜黛說,近期做了內部問卷,總計47份,其中40%表示,外籍看護工提出調漲工資要求,23%提出更換僱主,21%耳聞仲介鼓勵健康長輩聘僱外看。罕病族羣普遍擔心仲介公司可能藉市場需求擴大,提高引進費、服務費等各項行政費用,對弱勢家庭而言,長期經濟負擔真的是很大壓力,罕病家庭勢必成爲最大受災戶。
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理事長陳惠玲、桃園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組長黃仁祥、臺灣重症兒360發展協會重症兒家長李詩穎都希望政府能更加重視弱勢團體需求。
立委林月琴說,新法實施將新增10萬名可聘僱外籍看護的高齡者,這些多半是健康、好照顧的對象,勢必成爲移工首選,反而讓真正需要照顧的失智或重度障礙家庭更難請到人,甚至從移工來源國就已被排除。
「這不是改善制度,而是惡法。」林月琴指出,,8月1日一上路,重度照顧者留不住人,薪資飆漲也請不到人,更凸顯長照系統能否承接重責的疑問,呼籲應暫緩實施;若硬要上路,應建立移工聘僱分級制度,並廢除巴氏量表採用長照需求評估方便移工家庭銜接長照服務。
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陳節如說,大兒子幼兒時腦傷成爲極重症多重障礙,家裡請外籍看護協助,同時也使用身障臨時托育服務和長照交通車。今年一月修法後,她突然變成符合可以進用外勞的需求者,如果聘僱外籍看護煮飯、洗衣、拖地嗎?因此,應要有失能認定的程序,但目前法條規範卻只有年齡。
社福總盟秘書長孫一信說,勞動部、衛福部爲了保障重症優先,對於將建立綠色通道表示肯定,但人力仲介會不會將80歲免評視爲家庭看護新藍海,鋪天蓋地、入家入戶的推銷,纔是最終影響的關鍵。動力稀缺的臺灣,這個影響將是重症搶不到外勞,連機構外勞恐怕也會產生聘不到人的問題,盼望勞動部、衛福部及立法院應關注並持續檢討家庭外看政策。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右)說,新制上路後,新增53萬沒有失能、失智的長輩可以聘請外移看護工,已有人力仲介公司強力廣告,以及外看之間口耳相傳,愈來愈多外看得知新制,有人主動提及加薪,讓僱主相當煩惱。記者曾吉鬆/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