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潮玩ip的要IPO了
繼泡泡瑪特(9992.HK)、布魯可(0325.HK)之後,中國第三大IP玩具公司52TOYS交表到了港交所。
三年累計虧近2億
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52TOYS的營收分別爲4.63億元、4.82億元和6.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6.7%。相比之下,2024年,泡泡瑪特的全年營收規模達到了130.38億元,其中僅LABUBU所在的IP THE MONSTES系列的營收就高達30.4億元,而IP潮玩品牌布魯可的年營收規模也達到了22.4億元。
然而,公司在這三年內的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分別爲170.8萬元、7193.4萬元和1.22億元,累計虧損高達1.95億元。
圖|2024年中國IP玩具三大公司財務數據統計
2022年至2024年,52TOYS的毛利分別爲1.34億元、1.95億元和2.52億元,整體毛利率分別爲28.9%、40.5%和39.9%。其中,公司自有IP產品的毛利率較高,介於36%至47%之間,而授權IP的毛利率則在27%至42%之間。相比之下,泡泡瑪特在2024年的毛利率高達66.8%,布魯可的整體毛利率也達到了52.6%。這表明52TOYS的毛利率與競爭對手存在顯著差距。
從收入結構來看,2022年至2024年,授權IP產品爲52TOYS帶來的收入分別爲2.32億元、2.86億元和4.06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爲50.2%、59.3%和64.5%。與此同時,自有IP的營收佔比則分別爲28.5%、27.0%和24.5%,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
爲了維持授權IP帶來的收入,52TOYS需要不斷續約頭部IP。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支付給IP的授權金分別爲3377.3萬元、2321.8萬元和4575.5萬元,三年累計支出已超過1億元。
在銷售渠道方面,52TOYS主要依賴經銷商而非直營門店。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國和海外分別擁有336家和90家經銷商,而國內品牌直營店僅有5家。2022年至2024年,來自經銷商的收入分別爲3.08億元、3.0億元和4.21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66.7%、62.1%和66.8%。52TOYS也指出,公司對經銷商的控制能力有限,經銷商可能無法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還可能在未經官方監督的情況下向次級經銷商銷售商品,甚至出現經銷商之間的價格競爭,這些因素都可能對其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高管套現近6000萬
在遞交招股書前夕,5月13日,萬達電影子公司影時光及其關聯公司中國儒意子公司儒意星辰突然“入場”,通過受讓部分股東現有股份及增資認購的方式,對52TOYS進行了總計1.44億元的投資,最終合計持有52TOYS 7%的股份。至此,52TOYS完成了C+輪融資。
經過多輪融資與股權轉讓,52TOYS的股權集中度並不高。根據招股書,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CEO陳威等作爲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52TOYS約36.81%的股份。陳威的妻子曾麗輝作爲天津棠棣之華的普通合夥人,持有0.25%的股份。上述人員構成一致行動人關係,是52TOYS的最大股東。
在儒意此前的1.44億元投資中,陳威通過出售老股直接獲得了1000萬元現金。同時,陳威等人還通過天津棠棣之華的合夥人持股平臺分別套現了2727.54萬元和2045.65萬元。因此,陳威及其合夥人共計套現了5773.19萬元。
此外,招股書顯示,蘇州啓明融科持股10.67%,中金文化消費基金持股10.65%,前海投資持股8.9%,國中基金持股7.24%,蘇州博祥持股5.19%,其他股東持股20%。值得一提的是,籃球明星易建聯家族也參與了樂自天成的投資,持股0.51%。
中國商業史學會老字號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認爲,潮玩及文創產業的集中資本化反映了行業成熟度的提升。頭部企業通過IPO獲取資金,用於擴大IP矩陣、拓展渠道和推進全球化佈局,這標誌着行業從野蠻生長階段轉向精細化運營階段。
中泰證券則在報告中表示,52TOYS衝刺港交所,作爲IP玩具龍頭企業,憑藉雙輪驅動模式在市場佔有率方面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