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全國養豬協會籲全面禁用廚餘
非洲豬瘟疫情,對養豬產業及民生消費衝擊甚鉅。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是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明確表態支持「全面禁廚餘養豬」,他強調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籲徹底禁用廚餘,才能避免疫情再有破口。
潘連周表示,外界普遍認爲問題出在廚餘未經高溫蒸煮或處理不到位,但風險不僅止於此,包括車輛、廚餘桶、煮飯桶都有可能感染,連搬運時工作人員都可能受污染,把病毒帶入養豬場。
潘連周透露,自己早在7年前中國大陸出現非洲豬瘟疫情,主張全面禁用廚餘養豬,那時只禁了一個月,結果因爲有反對聲音就取消了。
他無奈說,全臺437場養豬場,其中約46萬頭豬採廚餘餵養,500萬頭使用飼料,爲了這40幾萬頭豬就讓整體防疫破功,實在不值得。
潘連周指出,國內養豬大戶集中在高、屏,屏東98家、高雄4家採用廚餘飼養豬場都已全數停用廚餘,他強調,廚餘是最難控管的感染源,全面禁掉才能讓豬農安心,避免疫情捲土重來。
「98%是廚餘惹的禍」高雄市養豬協會理事長王忠禮指出,目前病毒株與越南相似,研判可能與8月自越南輸入的豬肉有關,部分肉品流入市場後被製成廚餘,再透過運送鏈進入豬場,建議政府加強邊境查驗,並防堵非法豬肉流入。
王忠禮也呼籲民衆不必恐慌,強調全球尚未出現人類因食用非洲豬瘟豬肉而染病的案例,病毒不會傳染給人,盼消費者理性面對,不要過度抵制豬肉製品。
高市農業局表示,高雄有4場養豬場取得廚餘再利用檢核許可,飼養豬隻共計7354頭,爲防堵疫情,已全面改以飼料餵養,後續將研擬補助措施協助養豬戶汰換設備、轉型或退場,以減輕禁用廚餘的衝擊。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