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如何影響全球市場

過去一週,英美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全球市場情緒有所緩和,截至上週結束,美股實現連續三週未出現超1%的下跌,較低位反彈近15%,不過大盤指數仍未重新站上關鍵的200日均線,觀望情緒依舊強烈。此前持續流入港股的南向資金在近一週也陷入觀望模式,上週三、週四出現兩日罕見的連續淨流出。

當前,華爾街的悲觀情緒已經逆轉,但各界仍抱着審慎樂觀的態度。高盛G10外匯策略師Michael Cahill表示,以英、美的貿易協議爲例,雙方都希望公佈這項從2020年甚至2016年就開始醞釀的協議。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團隊而言,這協議“好談”:一是大部分早就談好了;二是美國對英國有貿易順差。

美股情緒改善但仍受制於200日均線

早在4月初,“對等關稅”給了美股當頭一棒,標普500指數直接從6000點以上一路回調,4月7日狂瀉至4835點附近,美元資產被全球瘋狂拋售。而特朗普推遲“對等關稅”後,美股開始逆轉。

過去一週,美股延續漲勢,標普500當週收盤報5695.91點,較低位反彈近15%。近期美國宏觀數據穩健,尤其是服務業數據和初請失業金數據好於預期,TMT企業財報亮眼(如Applovin、迪士尼)。此外,第一個貿易協議正式公佈。

整體市場的恐慌情緒已基本緩和。某美資投行交易員對記者提及,對主動型對衝基金來說,目前淨多頭敞口仍處於數據集的個位數分位。同時,系統化交易策略持倉量僅爲3/10,仍處於買入模式;散戶則繼續堅守陣地,企業回購也剛剛啓動(今年美股回購金額預計約1萬億美元)。當前也沒有跡象表明,海外資金大幅拋售美股。可見流動性與倉位環境都仍較爲有利。

高盛對衝基金業務負責人Tony Pasquariello提及,在關稅、地緣政治的喧囂中,生成式AI的發展被忽略了。例如, 在各大科技公司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微軟披露其處理token數同比增長5倍,達100萬億;GitHub Copilot用戶數達1500萬,同比增長4倍;亞馬遜CEO稱過去幾個月出現“代碼代理的爆炸性增長”;Duolingo(多鄰國)在12個月內藉助AI推出了148門新語言課程(此前100門課程用了12年)。

Tony Pasquariello提及,從大局來看,市場努力維持原地踏步的狀態。隨着本週末中美談判市場預期升溫,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是否追漲自4月低點以來的反彈?鑑於當前這個點位,風險、回報比並未明顯傾斜,預計震盪區間行情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高盛近期也進行了快速情緒調查,結果顯示與傳統指標(如CNN恐懼/貪婪指數)不同,當前客戶情緒依舊接近貿易戰暫停前的悲觀水平——66%的受訪者爲看空,僅19%看多。即使市場自4月低點反彈明顯,專業投資者情緒卻未同步回暖,交易社區仍偏防禦配置。

貿易談判前景受到關注

當前,市場的焦點仍聚焦於貿易談判進程。上週,在特朗普和英國首相斯塔默通話後,英國成爲第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

美國資管巨頭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對記者表示,美英貿易協議的主要亮點包括:來自英國的10萬輛汽車的關稅將從27.5%降至10%;勞斯萊斯的發動機和飛機零部件將被允許免關稅進入美國;一家英國航空公司將購買價值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牛肉將有互惠准入,英國農民將獲得1.3萬噸的免關稅配額。

景順認爲,這不是一個非常全面的協議,更類似於自由貿易協定(FTA)。宣佈的協議只是英國爲降低最近的關稅措施而做出的一系列有限承諾,目前細節可知較少。從市場反應來看,這項協議對美國比對英國更重要——美國股市上漲,而英國股市反應平淡,儘管英國央行在同一天降息;美元對一系列貨幣上漲,而英鎊對美元表現平穩。機構預計會有更多與關稅相關的動態。

總的來說,這對市場尤其是對美國資產而言是個好消息,因爲這可能標誌着關稅波動開始結束。“這一消息爲市場帶來一些希望,即美國與一系列國家達成類似協議,從而減少關稅可能造成的長期損害。如果相關協議真能達成,與歐盟和中國的貿易談判對美國經濟和市場而言可能會更爲重要。”趙耀庭對記者表示。

當前各界也高度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的進程。5月9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訪談中提及,美國關稅政策的底線是10%,但實際稅率可能更高,具體取決於貿易伙伴對美國開放市場的程度。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也會根據對方市場的開放程度進行調整。

他表示,美國希望在亞洲和拉丁美洲達成貿易協議,並展示合作模式,以便更快速地推進項目。與印度等國的談判可能涉及數千項關稅條目的調整,需要時間和大量工作。美英協議可視爲未來貿易協議的藍本,互惠關稅率需與解決貿易逆差、開放市場和允許美國出口同時滿足。

中國市場情緒改善但南向資金放緩節奏

中國市場情緒有所改善,近期的經濟數據也仍然穩健。例如,就“五一”長假的數據來看,“體驗式”消費和入境旅遊是主要消費類別中的亮點。房地產銷售也表現穩定,5月1日至5日,約40個城市的一手房日均銷售面積較2024年同期(與今年日期相同)增長了26%,一、二線城市以40%和33%增幅引領升勢。不過,軟數據和前瞻性指標正顯示出環比走軟跡象,官方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呈下行趨勢、跨太平洋貨運量下降。4月中國出口數據則超出預期。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策略師王瀅對記者表示,A股市場情緒指數有所改善。就港股而言,今年以來大幅涌入港股的南向資金近期暫時放緩了步伐。例如,4月24日至5月7日,南向資金淨流入4億美元,年初至今和本月至今的淨流入分別達到779億美元和7億美元。

建銀國際港股首席策略師趙文利對記者表示,今年香港衆多熱門消費股、科技股受到投資者青睞,南向資金繼續青睞成長股。過去一個月,阿里巴巴錄得最高的南向資金淨買入。

在他看來,近期中國央行宣佈降準降息等政策,穩定了市場情緒,若經濟有超預期走弱的現象,還有充足增量政策工具以穩市場、穩預期。短期來看,預計恆生指數將在22000點上下波動,當前投資者仍傾向於採取區間交易策略,並密切關注中美關稅談判進展以及非關稅壁壘的變化,配置上以具備防禦屬性的紅利板塊爲主。

就A股而言,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對記者表示,得益於一季度GDP增速提升,非金融板塊的整體盈利結束了此前連續四個季度的同比負增長,在一季度實現了4.2%的同比增長。超過半數行業在一季度錄得盈利的同比增長。受益於人工智能主題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傳媒、電子與機械設備在一季度分別實現了973%、39%、29%和24%的盈利同比增長。受益於以舊換新政策的家用電器板塊在一季度也實現了25%的同比盈利增長。主板和創業板的盈利在一季度分別同比增長4%和18%。

短期內,孟磊認爲,大盤股或因具有更高的盈利確定性而能夠在市場成交額下滑的背景下跑贏小盤股。在行業偏好方面,在戰術上看好受益於國內政策利好的行業,而對受制於出口增長放緩的行業持謹慎態度。

當前,市場對人民幣的情緒也較爲樂觀。在亞洲貨幣對美元的升值潮下,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在上週也一度升破了關鍵的200日均線(7.22附近)。

多位外資行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逆週期因子的幅度大幅收窄,人民幣貶值壓力緩和。不過,隨着外資和投機盤押注人民幣升值,出口企業或開始考慮是否將大量美元存款換成人民幣,這也可能主導後續的匯率變化。

各界仍關注出口商結匯可能對人民幣帶來的推動作用。高盛估計,自2022年中以來出口商囤積了約3800億美元,若央行將中間價適度設在7.15~7.18(類似美國大選後水平),美元/離岸人民幣可能下探至7.1~7.15。

不過,機構普遍認爲,當前已進入港股分紅季,且今年分紅集中在5月和6月,派息購匯或在短期內限制人民幣升值。同時,如果央行近期堅持不讓中間價顯著低於7.2,那麼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將進一步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