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總反覆?中醫:血燥生風是根,養血祛風,潤膚止癢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其反覆發作讓人困擾。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裡描述的“乾癬”症狀——邊界清晰、皮膚乾燥瘙癢、抓撓有白屑脫落,與現代銀屑病的表現高度吻合。
中醫認爲,銀屑病反覆難愈,核心病機多在於 “血燥生風”。簡單說,就是體內陰血不足或內熱耗傷津血,導致皮膚像乾旱的土地一樣失去滋養(血燥)。在這種乾燥脆弱的狀態下,稍有內部 “風吹”(內風)或外部刺激(外邪),就容易引發劇烈瘙癢(生風),形成皮膚乾燥、脫屑、紅斑等皮損,且遷延反覆。
這類患者通常有着相似的痛苦:皮膚上出現紅斑,覆蓋着銀白色鱗屑,輕輕一刮就脫落;患處瘙癢劇烈,尤其夜間,嚴重影響睡眠;病情時輕時重,常在換季、勞累後加重。有的還伴有口乾、大便乾燥等情況,長期的皮膚問題不僅帶來身體不適,也容易讓人產生心理負擔。
我曾接診一位的銀屑病患者,他身上有大片暗紅色增厚斑塊,覆蓋着厚厚的白屑,瘙癢鑽心,夜間更重,皮膚還感覺緊繃。觀察他的舌頭髮紅少津液,脈象細弦,這屬於典型的 “血虛風燥” 證型。
針對他的情況,治療原則是以養血潤燥爲基礎,祛風止癢爲關鍵,同時兼顧清除體內餘熱。開了含有生地、當歸、白芍、防風、白蒺藜、蟬蛻、玄蔘、麥冬、土茯苓、首烏藤、合歡皮等藥材的內調方。
經過一段時間調理,患者複診時說瘙癢明顯減輕,晚上能睡安穩了,皮膚的緊繃感也緩解了。
調整藥方繼續治療後,斑塊顏色逐漸變淡,整體乾燥狀況有所改善。
再堅持一段時間,頑固部位的皮損變薄,鱗屑減少,新起的皮疹也變少、變輕了。不過他提到,偶爾吃了辛辣食物後,局部還是會有點反覆,但整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銀屑病的中醫辨證很精細。同樣是 “血燥生風” 證,有的患者偏重陰虛,有的可能夾雜溼熱,這就是 “同證不同因”。上面案例中的方子是針對那位患者個人情況配伍的,即便症狀看起來相似,不同患者的用藥也可能差別很大。因此,千萬不能照搬別人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