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吞25%新關稅 「iPhone基地」保得住?專家給答案
川普政府將對印度貨物課徵25%對等關稅,會否影響印度在iPhone生產鏈的地位?圖爲美國紐約市中心一家蘋果專賣店外情景。(資料照/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全球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政策即將於週五(8月1日)生效,他宣稱絕不展延。川普週三(30日)拍板,美國要對進口自印度的貨物課徵25%關稅。印度這個製造業大國即將承受重擊,iPhone手機尤受關注。分析師與業內高層認爲,即使25%關稅意味日後在美國販售的iPhone更貴,也不會削弱印度的iPhone生產中心地位。
路透社週四(31日)報導,蘋果公司早已調整印度的出口量,印度製造的iPhone幾乎只爲美國市場服務。富士康今年3月到5月從印度出口的iPhone幾乎全部銷往美國,價值32億美元。川普週三拍板關稅稅率後,有些人認爲這是談判策略,仍在印度企業界掀起不安情緒。
此刻要判斷近期相關事件與川普立場未來如何變化會否改變蘋果在印度的生產計劃,一名熟悉蘋果公司策略的業內高層人士稱「爲時過早」:「蘋果着眼更長遠的未來而訂定這些計劃。」
當初受到地緣政治壓力所迫,蘋果公司考慮中國大陸以外的地點設置生產重鎮。對於蘋果而言,印度是目前在中國大陸以外實施生產業務多元化的戰略核心。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4到6月期間,美國市場的iPhone多達71%來自印度,大幅高於去年同期的31%,主因在於中國大陸出貨量下降。
分析師認爲,即使川普新關稅生效,印度生產的蘋果手機仍將保有成本競爭優勢,目前製造成本比8年前剛進軍印度時降低,縮小與在中國生產的成本差距。印度得益於本土零件供應量持續增加、中央政府激勵措施、工資待遇不到中國大陸5成等因素,躍居與中國並列全球最大iPhone生產國的高位。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巴札克(Tarun Pathak)說:「調整供應鏈的機率不大,尤其在新款iPhone即將發佈之際,因爲涉及的因素太複雜了。預計生產製造會照常運作,特別是如同蘋果這種具備強韌供應鏈的公司。」
川普此前多次因爲美國販售的iPhone大多在境外製造而拿蘋果公司開刀,頻頻發出要針對特定公司課徵關稅的威脅,然而川普這股憤怒威脅面臨的難關太多,包括高成本、技術缺陷、法律問題等等一長串,實務面很難推動。
川普今年5月轉述自己與蘋果執行長庫克的談話稱,「多年來你們在中國蓋了一堆工廠,我們都忍下來了......貴公司在印度設廠我們沒興趣瞭解,印度可以照顧自己」,幾天之後甚至喊出「蘋果必須爲非美國製造的iPhone支付25%關稅」。對此,印度研究業者techarc首席分析師卡伍撒(Faisal Kawoosa)說,在美國銷售iPhone成本更高,但蘋果寧可自行吸收,也不願停下在印度擴張的腳步:「美國市場業務動力主要由電信業者,通常包含在租約方案之內推銷,接下來月租費可能會多收幾塊錢(美元),而非讓消費者直接承受關稅生效初期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