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關稅協議攪動美日車市:投資者歡呼,製造商叫苦?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日前宣佈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將對日本進口汽車的關稅從27.5%下調至15%。這一消息刺激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吉普製造商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等美國汽車巨頭股價大漲,投資者視其爲更多貿易協定即將落地的積極信號。

然而,儘管市場反應熱烈,這些汽車製造商本身卻並未歡欣鼓舞。

汽車股上漲背後的擔憂

根據特朗普披露的協議內容,日本汽車進口美國的關稅將降至15%。消息公佈當日,通用汽車(GM)股價上漲9%,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大漲12%,而福特(Ford)也上漲約2%。分析人士認爲,投資者押注未來可能達成更多降低貿易壁壘的協定,這將有利於企業盈利。

福特受到的正面影響相對較小,因爲其在美銷售的汽車多爲本土生產,因此對外部關稅依賴程度較低。

與此同時,美國和歐盟正接近達成一項類似協議,也將對歐盟進口產品徵收15%的統一關稅。

但通用、福特和斯泰蘭蒂斯目前仍需爲從墨西哥或加拿大進口的汽車支付高達25%的關稅,具體取決於汽車中美國產零部件的佔比。這使得它們擔心未來某些在美國產值更高的車輛將反而承受更高的稅負,而日本或英國等地製造、但美國產含量較低的汽車卻能享受更低關稅。

“墨西哥新替代者”?韓國也在關注

一些遊說人士擔心,如果韓國也與美國達成類似協議,它可能成爲組裝汽車的新低成本中心。一位遊說人士對路透社表示:“他們可能會成爲新的墨西哥。”

在通用汽車公佈其因各類關稅損失了11億美元利潤的同一天,美日貿易協定的消息也隨之公佈。受損關稅包括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的汽車加徵25%,以及對鋼鐵和鋁徵收50%的進口稅。

前通用高管、現汽車行業顧問沃倫·布朗(Warren Browne)指出,該協議“將三大底特律車企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的所有汽車置於不利地位”,因爲這些車所受關稅遠高於例如從日本進口的豐田汽車,從而可能導致美國本土品牌在價格競爭中處於劣勢。

日本車企成最大受益者

據商業數據公司GlobalData分析,豐田、斯巴魯和馬自達等高度依賴日本本土製造並出口至美國的車企,將成爲此次關稅調整的主要受益者。僅去年,豐田就從日本向美國出口了約50萬輛汽車。

在貿易協議宣佈後,日本汽車股普遍大漲。

代表底特律三大車企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merican Automotive Policy Council)對該協議表示批評,稱其給予日本進口車更寬鬆的准入路徑,反而限制了某些北美製造車型的競爭力。

事實上,在協議達成前,底特律的汽車高管就曾多次表達擔憂,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可能最終令未在美大規模投資建廠的外國車企受益。

今年2月,在特朗普首次提議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稅、卻未波及韓國等主要汽車出口國時,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直言不諱:“這對我們的進口競爭對手而言是一場盛宴。”

一些企業認爲協議利好

不過,並非所有美國企業都持批評態度。代表豐田等日本車企在美運營的組織“Autos Drive America”對此表示支持,認爲該協議將帶動更多工廠投資進入美國。

總部位於加州的輪轂及汽車配件公司“Wheel Group”的執行董事長川崎韋德(Wade Kawasaki)也對協議表示歡迎。他表示公司一直努力打開日本市場,此次減稅無疑是個好消息。

“有一類客戶就偏愛美國製造的產品,這正是我們鎖定的市場。”川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