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揭北市職場霸凌陳情3年增4倍 勞檢處:多爲相處不睦沒到不法程度

臺北市政府勞檢處10日派員到云云科技公司勞檢。(本系資料照)

臺北市信義區「云云科技」51歲梁姓技術長,遭52歲曾姓董座於本月(7日)持刀刺死,死者生前指控遭董座霸凌、羞辱。臺北市議員曾獻瑩發現,北市職場霸凌陳情3年增4倍,從2023年的396件暴增至1486件,問題日益嚴重。對此,北市勞動檢查處主任秘書康水順迴應,經調查多數都是同事間相處不睦或是工作量增加,因而產生爭執,案件數不能代表皆爲職場霸凌達到不法程度。

樑男於6日先在網路發辭職文,內容提及在農曆年後開工首日的董事長新春談話中,自己被公開羞辱、霸凌,他於7日與曾男、人資長等人在會議室會談,豈料曾男竟繞到樑男的身後,拿出預藏的30公分長料理刀朝對方脖子與背部猛砍10幾刀,導致樑男血流如注,倒地失去生命跡象,曾男行兇後還持刀自殘。曾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但後續檢查發現其腦部和神經受傷,需再觀察1周,仍無法接受訊問。

臺北市政府勞檢處10日派員到云云科技勞檢,發現公司沒有設置職場暴力預防措施等作爲,依《職安法》要求限期1個月改善,屆期未改善可處最高新臺幣15萬元罰鍰。

曾獻瑩發現,北市勞檢處2022年至2024年間每年受理疑似職場霸凌申訴案件分別爲270件、545件與776件,另外勞動局去年就勞工身心保護所做的勞動檢查共有798次,其中679次與職場霸凌有關。勞動局目前多在接獲檢舉後介入檢查,受限於現有法律,檢查範圍多爲企業的法律遵循狀況與相關文件是否齊備,多數案件最後只是要求僱主「限期改善」,企業往往補交書面資料了事,監管流於形式,難以真正改善職場環境。

曾獻瑩補充,去年勞動局調解案件高達4476件,然而在勞資各說各話下,恐是亡羊補牢,建議勞動局可思考建立員工不記名評量平臺,協助僱主掌握員工意見回饋,或即時提供申訴案件分析報告,找出高職場霸凌的高風險行業、族羣、特性等。

康水順表示,最近1、2年來,受理案件確實有增加,認爲與先前爆出的重大職場罷凌案件的相關效應有關,雖然法律上對職場罷凌並無明確定義,但經調查多數都是同事間的相處不睦,或是老闆增加員工的工作量,因而在溝通過程中產生爭執,進而認定是職場罷凌,所以申訴案件數不能代表皆爲職場霸凌而達到不法程度。

康水順迴應,勞動局檢查職場罷凌會前往公司查看有無預防性的制度面,以及實際執行力度,法律並無授權勞動局去做個案的認定,不能介入個案,所以若官方設立不記名的申訴平臺,那就跟現在的北市陳情專線1999沒有什麼差別。他認爲,還是要透過公司內部和諧的勞資會議去談,或是以工會去跟資方談,纔會對勞工有具體的權益保障,有關社會各界提出建議,也將於勞動部修法時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