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公債、投等債、非投等債、優先股」差別 股災時抱它最安全
遇到股災時,還是以美債保護效果最好,非投等債會跌得深、回漲得慢。(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在川普對等關稅壓力之下,全球貿易戰似乎一觸即發,臺美股暴跌,資金全涌進避險資產,債券ETF一片紅通通,財經作家雨果分析,不同債券有不同避險效果,以公債、投等債、非投等債和優先股相比,逾17年含息報酬是非投等債HYG最好(131%),翻倍贏殿底的美債IEF(61%),但遇到股災時,還是以美債保護效果最好,非投等債會跌得深、回漲得慢。
雨果在臉書「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表示,這兩天除了股市大跌,債市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剛好來做個比較,藉由過去的債券歷史淨值,來回顧一下債券類別的差異。
雨果總共列出3種不同類型的債券ETF,與一檔優先股/特別股(Preferred Stock)ETF,並比較4檔在4個時期的表現。
A時期:2008年金融海嘯
直到2009年初,公債IEF是上漲的,而其他的投資等級公司債LQD、非投資等級公司債HYG、與優先股PFF都是下跌的,而且後兩者的下跌幅度非常大。
當股市發生無法評估的大風險時,投資資金會有大量暫時躲避到美國公債的現象,造成公債價格上漲。而這些跟上市公司有關聯的公司債,全都會受影響下跌,違約率越高的跌得越重。
(本文未完,全文見此)
延伸閱讀:
0050、00878等人氣ETF全慘跌停!「財富重分配」機會來了 老手加碼3標的 不推高息和債券原因曝
1800檔跌停!川普大刀「影響比大家想的低」 張錫提最新看法:這些股找買點、1件事千萬別做
川普痛下殺手 臺股5大利空罩頂 達人:斷頭風險區還未到、安全帶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