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爲橋,連通周邊民心(記者札記)
張雲河
以歌傳情、以歌會友,這是刻進那坡人骨子裡的文化基因。如今,那坡以山歌搭臺,邊民唱和,書寫着新時代中越文化交流的佳話。
音樂作爲人類共通的語言,擁有跨越文化、打動人心的力量。在那坡,音樂不僅植根於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成爲連接中越民心的紐帶。從千年“巷旦”到跨國“村晚”,從歌圩集市到山歌展演,那坡不斷創新形式,讓傳統節慶煥發新活力。山歌不再只是對山唱情的浪漫表達,更成爲連通中越兩國人民心靈的文化橋樑。邊民們在歌聲中對話,在交流中不斷走近。
那坡以歌爲橋,讓民間交往成爲中越友誼的生動註腳。一場場展銷會、一個個聯歡節,把曾經的邊關驛站延伸爲文化窗口。在這裡,山水爲證,歌聲爲信,邊民互市、跨境教學、民族聯歡層出不窮,文化交流走進尋常百姓家。
“樂者,天地之和也。”當越南姑娘哼唱起《青花瓷》,當壯鄉青年用越南語對歌,那坡不僅是一座邊城,更是一個活態的文化座標,正以嶄新姿態,續寫跨越國界、連接心靈的動人故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30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