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暢”來“暢”往,促常來常往(記者札記)

葉傳增

在河口瑤族自治縣採訪時,一種強烈的感覺涌上心頭——中越邊民交流,就像鄰居串門一樣平常。

河口縣與越南老街省僅一河之隔,河的這邊是我,河的那邊是你。晨光破曉,口岸人聲鼎沸;夜幕降臨,兩岸燈火輝煌。邊民交往的涓涓細流,匯入中越友好的奔涌長河,沉澱着相知相親的深厚情誼。

常來常往,需要“暢”來“暢”往的機制保障。“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讓越南的咖啡、椰子等農特產品在河口縣實現價值躍升,帶動就業,提高收入;貼心便捷的“一站式”通關服務,讓“串門”的腳步輕快如風,出入境人次屢創新高;持續優化的跨境醫療合作,書寫着跨越國界守護健康的暖心故事……一系列創新舉措,爲中越人民常來常往注入活力,讓越走越親的腳步更加穩健。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中越邊民常來常往,讓兩國人民的情感交融,中越命運共同體的根基更加深厚。

《 人民日報 》( 2025年06月30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