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被扔出車窗的信引發熱議 明星與粉絲如何良性互動?丨封面評論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近日,一段“粉絲從車窗投遞給某著名演員的信件被扔出車窗”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迅速登上多個平臺熱搜。當一個動作在鏡頭裡被無限放大成道德考題——有人看見傲慢,有人看見距離,而更多人則看到粉絲與明星之間保持合適距離的反思。

從公開可見的視頻中,該演員坐在緩緩行駛的車內,車窗半開。一名女子在車旁一邊奔跑,一邊趕到演員所坐的車窗外,將手中一封疑似信件的白色物體遞向車內。僅僅幾秒後,該物體被擲出車窗,車輛隨即駛離現場。視頻曝光後,一些網友感到震驚與失望。在大衆心目中,該演員一直以親民、真誠的形象深受喜愛,對待觀衆、粉絲也總是和藹可親。這次的扔信行爲讓一些人覺得自己的心意未被尊重,甚至有人質疑該演員一貫的形象是否就此崩塌。

但隨後也有人指出,事情並不像表面所見那般簡單。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該演員在行駛的車中,視線可能並未清晰看到窗外的情況,面對突如其來的白色物體,他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出於疑慮。考慮到這一情況的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未經允許就直接從車窗投入物品,這安全嗎?有禮貌嗎?老師之前已經明確拒收任何物品,並且耐心解釋了原因。”

還有人指出,事件發生時現場秩序極爲混亂,不僅有遞信的粉絲,還有一些行爲過激的私生飯。這些私生飯追車堵窗,甚至做出更過分的舉動,容易引發不適。

演員提供可供欣賞的作品,粉絲因爲作品而欣賞演員,這該是雙向奔赴的美好。不管是作爲素人的粉絲,還是身爲公衆人物的演員,彼此多一些尊重、理解的空間,不要過度糾纏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更大可不必硬批狠罵,甚至發酵成網暴,成爲互相傷害的鬧劇。粉絲眼中滿載心意的信件,在疾馳的車輪前可能會被當成條件反射防禦的“不明物”。明星慣常的禮貌溫和,在擁擠混亂的現場也可能因應激反應“破防”。人非聖賢,人無完人,任何人的私生活都經不起在高清鏡頭前被一幀幀放大研究。不能僅憑一個片段就對一個人全否定,同時也從另外一方面提醒,演藝人員作爲公衆人物,生活中也要注意言行舉止,保持謙虛謹慎,維持良好的公衆形象,適當的時候與粉絲進行良性互動。

在娛樂圈這個複雜的環境中,明星與粉絲之間的關係需要雙方共同維護。粉絲們應保持理性,尊重明星的私人空間,避免過度打擾。或許,真正需要被扔出車窗的,不是某個具體物件,而是越界者將情感投射物硬塞進他人生活縫隙的執念。觀衆與演員之間的關係,不要因爲作品的光芒就產生過度追捧的心理。看到一個公衆人物有閃光面,不誇大不溢美,更不要無限“封神”。這樣纔不會一旦發現對方有生活性格的缺點或不足,就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因失望而謾罵。

清醒的喜愛應該像讀一本好書:冷靜、留有想象空間方得雋永餘韻。粉絲與明星之間,或許更需要學會“隔窗相望”的默契——不把自我感動強塞進對方車窗,才能讓尊重真正落地生根。作爲粉絲,喜歡一個優秀的藝人,從中獲得生活的啓發和力量,本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過度看高別人,必然就容易失去自己的主體性,讓自身存在的分量變輕。學會在自己的平凡環境中發現日常的美好,好好做自己,愛自己,纔是真正的汲取力量之道。